简介
口碑超高的都市日常小说《货架上的潜规则》,郑福民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好汉梁山”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334493字,本书连载。喜欢看都市日常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货架上的潜规则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陈硕的到来,像给新港店这锅渐渐升温的水里投下了一块冰。表面波澜不惊,内里的温度却骤然下降,暗流涌动得更加急促。他带来的不是孙富财式的低级捣乱,而是一种基于规则和权力的、冷冰冰的窒息感。
阿郑采取的“阳奉阴违”策略,初期取得了一定效果。业务在明面的僵化和暗地的灵活中蹒跚前行。但陈硕绝非庸才,他很快察觉到了其中的猫腻。他没有发作,而是更加细致地审查每一个环节,像一只耐心的蜘蛛,等待着猎物自己露出破绽。
冲突的爆发,源于一批捐赠物资。
临近年底,区政府牵头组织向辖区内困难家庭送温暖。新港店作为本地商业单位,也被分配了任务,需要捐赠一批价值五千元左右的米面油。这本是件树立口碑的好事,阿郑打算用店里的利润采购一批实惠的粮油,再由员工代表亲自送到困难户手中。
但陈硕在审核采购单时,提出了异议。“郑店长,捐赠活动是好事,但采购流程必须规范。我认为应该进行公开比价,选择最优惠的供应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这也是对公司和股东负责。”
道理冠冕堂皇,无可指摘。但公开比价需要时间,而捐赠活动日期临近。更重要的是,陈硕指定的几家比价供应商,价格都偏高,如果从中选择,五千元的预算根本买不到多少东西,捐赠效果将大打折扣。
阿郑心里明白,这是陈硕在利用规则给他出难题。如果他妥协,捐赠活动效果不佳,会影响新港店刚建立起的社区形象;如果他坚持己见,就会被扣上“不守流程”、“浪费公司资源”的帽子。
“陈副店长,捐赠活动时间紧迫,公开比价恐怕来不及。而且这几家供应商的价格,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算范围。我之前联系的这家本地供应商,价格实惠,质量也有保障,是不是可以特事特办?”阿郑试图沟通。
陈硕推了推眼镜,语气不容商量:“郑店长,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事急就从权。如果每家店都搞特事特办,总部的管理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时间紧可以加快比价流程,预算不够……那就适当降低捐赠标准嘛,心意到了就行。”
“降低标准?”阿郑强压着火气,“陈副店长,这是送给困难家庭的!米面油是基本生活保障,降低标准,怎么拿得出手?”
“那就按流程办。”陈硕寸步不让,“或者,郑店长可以打报告向总部申请特批。”
两人在办公室里的争论声渐高,门外的员工都听得清清楚楚。老周和小李面露焦急,却插不上话。
阿郑知道,打报告向总部申请,且不说赵劲松副总是否会支持这种小事,光是流程走下来,捐赠活动早就错过了。陈硕这是把他逼到了墙角。
就在僵持不下时,阿郑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破局的办法。他压下怒气,忽然笑了笑:“好,陈副店长说得对,按规矩办。比价流程你负责跟进,尽快拿出结果。捐赠的事情,我再想想其他办法,总不能辜负了区里和社区的期望。”
陈硕没想到阿郑突然转变态度,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郑店长能理解就好。”
阿郑离开办公室,立刻把老周和小李叫到仓库僻静处。“捐赠的事情,不能指望陈硕那边的比价了。我们自己来。”
“店长,我们哪还有钱?账上的钱动不了,陈硕盯得紧!”老周愁眉苦脸。
“不动店里的钱。”阿郑压低声音,“我们搞内部募捐。我带头,捐一个月工资。老周,小李,你们量力而行。再发动一下店里其他愿意的员工,多少都是份心意。用募捐来的钱,直接去找我之前联系的那家供应商买货,不走公司账。”
老周和小李面面相觑。店长捐一个月工资?这……
“店长,这怎么行!您……”小李急忙想劝阻。
“别说了。”阿郑摆手打断,“这是最快、最干净的办法。既能办好事情,又让陈硕抓不到任何把柄。记住,募捐完全自愿,不强迫任何人。”
阿郑的行动迅速而果断。他第一个将现金交给了老周,并贴出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募捐倡议书,说明了捐赠活动的意义和当前遇到的困难,强调完全自愿。店长带头捐出一个月工资的举动,深深触动了员工。老周、小李紧随其后,一些原本观望的老员工也纷纷解囊,甚至连几个平时比较滑头的员工,在这种氛围下也不好意思不表示一点心意。
很快,募捐金额就超过了五千元。阿郑亲自带着老周,用这笔钱采购了优质实惠的粮油,并组织员工利用休息时间,将物资一份份送到困难户家中。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充满了人情味,在社区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陈硕全程冷眼旁观。他无法指责阿郑,因为募捐是员工自发行为,采购用的不是公司资金,阿郑甚至没有经手捐款,完全由老周负责。阿郑用这种“迂回”的方式,完美地化解了他的攻势,还赢得了店内员工和社区居民更多的尊重。
这件事后,陈硕变得更加沉默,但眼神里的寒意更重。他知道,阿郑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得多。而阿郑也清楚,与陈硕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下一次的冲突,可能会更加激烈。他就像在刀刃上舞蹈,必须时刻保持平衡,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就在新港店内部暗斗不休之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赵劲松副总那边传来一个不算好的消息:总部高层博弈进入胶着状态,短期内难以分出明显胜负,意味着王海一系的压力不会减轻。同时,老刘打听来的江湖消息显示,周总似乎正在接触一家外省的零售巨头,不知在谋划什么。
山雨欲来风满楼。阿郑感到,围绕新港店和他个人的风暴,正在酝酿更大的能量。他必须尽快找到破局的关键,否则,仅靠目前的挣扎,恐怕难以支撑太久。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部沉寂的、与林晓梅联系的旧手机。或许,与“磐石资本”的接触,已经到了不得不考虑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