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内部募捐的成功,虽然暂时化解了陈硕的刁难,并在道义上赢得了分数,但阿郑深知这并非长久之计。个人力量的慷慨无法支撑一家门店的持续运营,更无法抵御来自王海、周总乃至总部深层矛盾的持续压力。陈硕像一颗冰冷的钉子,牢牢楔在新港店,时刻提醒着阿郑,他的处境依然危险。

赵劲松副总传来的胶着消息,意味着来自上层的庇护是有限且不稳定的。周总接触外省零售巨头的动向,更让阿郑嗅到了更大的阴谋气息——周总或许已经不满足于在万家乐体系内打压他,而是在筹划更彻底的清除,比如,促成新港店被收购或整合,让他彻底出局。

不能再被动等待了。阿郑意识到,要想真正破局,他需要一股更强大、更直接,甚至更危险的力量。他想起了林晓梅,想起了“磐石资本”。

在一个周末的下午,他终于下定决心,打开了那部沉寂许久的旧手机。开机后,除了林晓梅之前那条“风起于青萍之末”的短信,并无其他信息。他沉吟片刻,发出了一条简短而谨慎的短信: “新港店风雨飘摇,旧友可愿指点迷津?”

信息发出后,石沉大海。阿郑并不意外,像“磐石资本”这样的机构,必然有严格的沟通流程和风险评估。

直到深夜,他的手机才屏幕才再次亮起,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加密号码发来的信息,内容同样简短: “明日下午三点,滨江大道‘观澜’茶舍,竹韵包厢。林。”

地点是公开的高档场所,但包厢私密。对方直接署名“林”,显得干脆利落,也透露出一种掌控感。阿郑回复了一个“好”字。

次日下午,阿郑提前半小时到达“观澜”茶舍。他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观察着入口和周围环境。茶舍装修雅致,客人不多,氛围安静。三点整,林晓梅的身影准时出现在门口。

她不再是记忆中那个带着学生气的财务女孩,也不是后来那个决绝分手的恋人。眼前的林晓梅,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色职业装,妆容精致,步伐从容,眼神冷静而锐利,周身散发着一种久居人上的疏离感和强大气场。时间和社会,已经将她打磨成了另一个人。

她径直走向竹韵包厢,阿郑起身跟上。服务生上好茶点后悄然退出,关上了包厢的拉门,隔绝了外界。

没有寒暄,没有叙旧。林晓梅直接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一份商业计划书: “郑福民,你的情况,‘磐石’大致了解。万家乐内部派系林立,王海、周总不过是冰山一角。新港店,是死棋,也是活眼。看你怎么下。”

阿郑为她斟茶,同样直接回应:“死棋如何变活眼?我需要什么?你们又要什么?”

“很简单。”林晓梅端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直视阿郑,“‘磐石’可以为你提供资金支持,帮你打通更上游的供应链,甚至在未来可能的并购或反并购中,提供资本助力。但前提是,你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和‘价值’。”

“诚意和价值?”阿郑挑眉。

“第一,你手里掌握的,关于王海、周总,乃至万家乐内部更深层问题的所有证据。这是投名状,也是我们评估风险和价值的依据。”林晓梅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第二,新港店必须在你手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复制的盈利模式。我们要看到数据,看到潜力,而不是靠你个人英雄主义或者小聪明维持的短暂平衡。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需要完全配合‘磐石’的战略部署。资本不是慈善,我们需要确保投资的安全和回报。”

条件苛刻而清晰。交出底牌,证明能力,然后交出自主权。这几乎是将自己完全卖身给资本。

阿郑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他知道与虎谋皮的危险,但眼下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独自挣扎,看不到出路;借助赵劲松的力量,变数太大且被动。

“我需要时间考虑。”阿郑没有立刻答应。

“可以。”林晓梅似乎早有预料,“但你时间不多。据我们所知,周总接触的那家外省巨头‘鼎泰丰’,对整合周边城市中小零售网络很有兴趣。一旦他们达成协议,新港店首当其冲。到时候,你手里的任何证据,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她放下茶杯,站起身:“想清楚了,用这个号码联系我。记住,机会窗口,稍纵即逝。”

说完,她如同来时一样干脆利落地离开了包厢,没有多看一眼阿郑复杂的表情。

阿郑独自坐在茶室里,看着窗外流淌的江水,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林晓梅的出现,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与“磐石资本”合作,无疑是与魔鬼共舞,可能获得强大的助力,也可能被吞噬得尸骨无存。

然而,现实的紧迫性压迫着他。陈硕的监视、周总的阴谋、总部斗争的漩涡……他就像一艘在风暴中漂泊的小船,而“磐石资本”则像一座若隐若现的灯塔,灯塔下可能是港口,也可能是礁石。

回到新港店,压抑的气氛依旧。陈硕递给他一份新的“规范化管理细则”,要求全员学习执行。阿郑接过文件,看都没看,随手放在一边。他知道,这些细枝末节的纠缠已经不再重要。真正的博弈,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层面。

晚上,他再次拿出老刘搞到的那些关于王海和周总的“猛料”,仔细翻阅。这些证据,是他目前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筹码。是交给“磐石资本”换取入场券?还是继续握在手里,等待更好的时机?

同时,他也必须加快新港店的盈利证明。仅仅依靠物业订单还不够,他需要找到更可持续的增长点。他想到了周边社区老龄化严重的特点,是否可以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定制化服务?或者利用线上社群,进行精准营销?

就在阿郑绞尽脑汁思考出路时,老周急匆匆地跑来,脸色难看:“店长,不好了!刚才有几个市场监管局的人突然来店里,说接到举报,要抽查我们的商品质量,特别是生鲜和熟食区域!”

阿郑心里一沉。举报?又是举报!这一次,来的不再是审计,而是更直接、更具杀伤力的市场监管!这显然是对方新一轮的打击,而且选择了新港店最薄弱、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

他看了一眼办公室里正襟危坐、嘴角似乎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陈硕,瞬间明白了。内部的钉子,终于引来了外部的刀。

危机,以更凶猛的方式,再次降临。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