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小说《四合院:老婆文丽,热炕头厨神》章节阅读

四合院:老婆文丽,热炕头厨神

作者:月大猫

字数:281526字

2025-10-24 10:09:55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都市脑洞小说——《四合院:老婆文丽,热炕头厨神》!本书以何宇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月大猫”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281526字,千万不要错过!

四合院:老婆文丽,热炕头厨神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马峰对何雨柱恨得牙痒痒。今天摆了两桌,花了十块钱。好在李处长吃得很满意,还特意表扬了——厨子。

没错,表扬的是厨子!

马峰意识到,在后厨这个地方,没有真本事寸步难行,除非能找到替代何雨柱的人手。

当晚回到家,他盘算起来:何雨柱是六级炊事员,想找个水平相当的厨师谈何容易?但找个稍逊一筹的总该不难吧?

大厨肯定不会屈就来轧钢厂,毕竟厂里的评级制度限制了他们。可何雨柱既然能留下,说明他的水平也没高到哪儿去。

马峰显然低估了厨艺的差距,况且今天李怀德设宴根本没请他——后勤处的重要干部才有资格入席,区区食堂主任哪入得了李怀德的眼?

李怀德背景深厚,一进厂就扎根后勤处。眼看分管后勤的副厂长再有三年退休,他早就盯上了这个位置。眼下当务之急是把后勤经营得铁板一块。

今晚这顿饭,他规规矩矩付了钱。初来乍就贪小便宜容易落人口实。这点开销算什么?等大权在握,捞油水的机会多的是。这人精得很。

接下来的日子,马峰在一食堂收敛了不少。他再憋屈也得忍着,毕竟还得靠何雨柱撑场面。

杨厂长也有应酬,不过通常安排在中午。头一个招待的就是娄半城——虽然要削弱这位股东的影响力,但表面功夫不能省,安抚工作自然落在杨厂长头上。

经营轧钢厂的门道,杨厂长也在摸索中。何雨柱的手艺让宾客们赞不绝口,而他最近厨艺又精进了不少。

新领导们频频在一食堂设宴,可把马峰愁坏了:一桌五块钱,自己哪垫得起?必须赶紧找人!

托关系四处打听,终于物色到一位高师傅,七级炊事员。见面时,高师傅胸脯拍得山响:”厂领导的小灶包在我身上!”马峰让他随时待命。

这天李处长又设宴,请的是其他部门的干部。马峰觉得时机成熟,立刻通知高师傅赶来轧钢厂。

“何雨柱!”马峰趾高气扬地走进后厨,”今晚李处长的宴席不用你插手,这位是高师傅。”

何雨柱咧嘴一笑:”成啊,准时下班多好。”

“走着瞧!”马峰甩下狠话,转头叮嘱高师傅:”今晚就一桌,可得拿出看家本领。”

“您放一百个心!”高师傅信心满满。

马峰许下承诺:只要表现好,就给高师傅升到六级炊事员,还让他当一食堂班长,专管领导小灶。

———

何雨柱下班时步履轻快。他早料到马峰要栽跟头,就等着明早看这位食堂主任的臭脸呢。

次日清晨,后厨里不见高师傅的身影,马峰也迟迟未露面,倒是李处长突然造访。

“这位就是何雨柱、何师傅吧?”李怀德迈入厨房,目光落在坐着的何雨柱身上。

“正是在下,您是?”何雨柱抬眼问道。

“李怀德。”对方脸上挂着和善的笑容。

何雨柱连忙站起来:”原来是李处长,不知您来后厨有何吩咐?”

“方便借一步说话吗?”李怀德提议道。

“当然,您先请。”何雨柱表现得彬彬有礼,心里却明白,这定是马峰将昨晚的事如实汇报了。

两人走到外面,李怀德开门见山:”是我工作疏忽,马峰同志思想觉悟有待提高。何师傅可有意向担任食堂主任一职?”

“您太抬举我了。”何雨柱摆手道:”先前厂领导就有这个意思,但我自认不是那块料。”

“在后厨安心当个厨子最合适,既不用操心,也乐得清闲。”

李怀德若有所思。以何雨柱的手艺,确实不该只是个普通炊事员,想必前任领导为留人许过其他好处。

“何师傅过谦了,一食堂不是管理得井井有条吗?”李怀德笑道,”最近听闻不少往事,何师傅一直尽心为厂领导服务。”

这话里的弦外之音,何雨柱心知肚明。他坦然道:”虽说不是分内事,但工作不能太计较得失。只是若付出还得不到尊重,任谁都不乐意。”

“像马峰同志,外行还想拿我立威?”

“我看重的是轧钢厂人多,方便接私活。真要离开,请我的地方多的是。”

这番直言不讳让李怀德恍然。何雨柱的私活收入恐怕远超工资,难怪看不上食堂主任的职位。

如今是他们这些领导更需要何雨柱。这年头,吃得好比什么都实在。尤其对李怀德而言,招待同僚时有个好厨子,是人脉经营的重要筹码。

若失去何雨柱,再难找到替代。而对何雨柱来说,最不济也能去给大领导做饭,只是那样就少了外快。眼下接私活既能赚钱,又能为将来囤货打掩护,一举两得。

“工作顺心最重要,何师傅以后安心做事,其他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李怀德话未挑明,但言下之意马峰已不足为虑。

“处长放心!”何雨柱点头应下。近来从马峰那儿捞得不少,是时候见好就收了。

一食堂仍是何雨柱的天下,马峰只得每日在办公室闲坐,偶尔去其他食堂巡视,勉强维持着食堂主任的体面。

……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到了1959年岁末。

自去年起旱情持续,今年更为严峻。粮食定量削减,家家户户的日子愈发艰难。

贾家添了个女娃贾当,贾张氏满心不悦。好在贾东旭升为四级钳工,厂里颁了奖状,还发下一张缝纫机票。贾东旭当即买了台缝纫机,贾张氏在院里又神气起来——儿子到底争气。

四级钳工月薪五十二块五,比何雨柱的工资还高,贾张氏更是得意。虽说何雨柱接私活收入更多,但明面上压过一头便够了。

元旦前夕,何雨柱刚进家门,文丽便问:“柱子,能弄到粮食吗?”

“爸妈那边缺粮了?”何雨柱反问。

“不是他们,是大姐家。两个半大小子太能吃。”文丽清楚自家不缺粮,三人都有定量,但他们从不靠定量过活。

谁家吃棒子面还用细筛子过一遍?

何雨柱爽快道:“今晚我跑一趟,东西直接送爸妈那儿。大姐二姐需要时,再从那儿少量往家拿。”

“过节带上宇水过去,在那边敞开吃,在家可不行。”

文丽面露喜色:“不会出岔子吧?”

“放心。”何雨柱笑了笑,未提粮食来源,“先吃饭。”

三人闭门用过晚饭,何雨柱推车出门。阎埠贵在前院拦住他:“柱子,这么晚还出去?”

“文丽娘家有事,我去看看。”何雨柱笑道,“尽量早回,您留个门。”

“成!”阎埠贵见他两手空空,不再多问。

何雨柱骑车直奔文家。冬夜街巷寂寥,他单手扶把,另一只手握着手电筒。

他没装摩电灯——那点微光得骑飞快才亮,反而危险,不如手电实在。

……

拐进文家胡同,何雨柱四下张望,从空间取出几袋粮食,推车上前叩响门环。

“谁呀?”文母的声音传来。

“妈,是我!”何雨柱高声应道。

“柱子?”文母连忙拉开门,“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给您捎些东西,咱进屋说!”何雨柱左右张望了下,推着自行车快步进了院子,车上堆满了各种物品。

文母会意,赶紧合上院门,“这么多东西,不会惹麻烦吧?”

“您放心,都不是厂里的。我在四九城当厨子这些年,采买些东西还是方便的。”何雨柱这话倒不假。

早年在酒楼干活时攒下的人脉,这些年一直没断联系。

进了院子,何雨柱开始卸货,“白面一百斤,细玉米面也有一百斤,还有五斤鸡蛋、两只活鸡、五斤羊肉。”

“这也太丰盛了!”文母喜上眉梢。小女儿家日子过得滋润,文丽每次回来都要念叨。

如今乡下收成差,城里也开始缩减供应。虽说老两口吃不了多少,可女儿们家里呢?

文父披着外套走出来,“柱子,你往这儿送这么多,自家够用吗?”

“爸您别操心。不过给大姐二姐分东西时悠着点儿,大杂院里人多眼杂。”何雨柱提醒道,“每次少拿些,多跑几趟。白面您二老留着多吃点。”

“元旦我们带宇水过来,到时候再捎些。这样细水长流地往这儿送,不容易招眼。”

文父颔首:“是这个理儿。但你千万注意,可别犯错误。”

“您放一百个心,都是从相熟的酒楼正经买的。”何雨柱把东西归置到厨房,掸了掸衣裳就骑车离开了。

……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