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沈清小说洪武御史:老朱,这锅不能这么背在线阅读

洪武御史:老朱,这锅不能这么背

作者:离荒逐日

字数:126390字

2025-10-22 13:10:04 连载

简介

喜欢两宋元明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离荒逐日”的这本《洪武御史:老朱,这锅不能这么背》?本书以沈清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洪武御史:老朱,这锅不能这么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章

头痛,像是被人用钝器反复敲打过。

沈清猛地睁开眼,入目不是熟悉的办公室,而是雕梁画栋的高大殿宇,头顶悬着明黄色的帐幔,绣着张牙舞爪的金龙,看得人眼晕。

“沈御史!快走啊,陛下都要升殿了!”

一只粗糙的大手拽了他胳膊一把,力道不小。

沈清一个趔趄,踉跄着被人往前推。

他这才发现自己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官袍,腰间挂着块鱼袋,脚下的皂靴沾着些泥点子,显然不是他的东西。

脑子里像塞进了一团乱麻,无数陌生的记忆碎片涌进来——洪武九年,监察御史,也叫沈清,刚科举出身没半年,在都察院就是个边缘人物。

而他,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沈清,昨天还在办公室整理卷宗,加班到凌晨猝死,一睁眼,竟然穿到了六百多年前的大明朝?

“发什么呆!”

旁边的同僚低声呵斥,“今天审空印案,陛下正火大呢,迟到了有你好果子吃!”

空印案?

沈清心里咯噔一下。

这个案子他有印象,明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朱元璋为了严惩官员舞弊,一口气杀了好几万人,其中不少是被株连的冤死鬼。

还没等他消化完这个信息,已经被人流裹挟着进了奉天殿。

殿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一个个垂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喘。

正上方的龙椅上,坐着个身材不算高大,但眼神锐利如刀的中年男人,正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沈清偷偷抬眼瞄了一下,只觉得那道目光扫过来时,像是被冰锥刺了似的,赶紧低下头去。

“陛下,空印案涉案吏员两千三百余人,遍布十二布政司,皆是同谋!”

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吏部尚书陈宁出列,脸上带着厉色,“此等舞弊行径,动摇国本,臣请陛下下令,尽数处斩,以儆效尤!”

沈清心里一紧。

来了,历史上的剧情要上演了。

“陈尚书说得对!”

另一个官员立刻附和,“这些人拿着朝廷俸禄,却敢欺上瞒下,伪造文书,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朝堂上附和声此起彼伏,大多是站在文臣前列那个紫袍玉带的中年男人身后——胡惟庸,当朝左丞相。

沈清的目光落在胡惟庸脸上,那家伙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看似平静,眼神里却藏着算计。

就在这时,沈清的脑子里突然“嗡”的一声,像是打开了一个数据库。

【案件名称:洪武九年空印案】

【主犯:周焕(户部主事)、李彧(湖广布政使)、赵全(陕西按察使)……共36人】

【从犯:各地基层吏员2264人,多为被迫盖印,未参与贪腐】

【幕后推手:胡惟庸,意图借株连清除异己,安插亲信】

【最终结果:朱元璋下令诛杀主犯及株连者共一万余人,造成重大冤案】

金手指?沈清愣住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穿越者福利?

洪武朝罪案档案库?

他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罪行,再看看朝堂上那些喊着“尽数处斩”的官员,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两千多条人命啊,就因为胡惟庸的私心,就要变成刀下鬼?

“陛下,”胡惟庸终于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空印之弊,由来已久,若不严惩,日后官吏必效仿,国库空虚指日可待。陈尚书所言,实为社稷着想。”

朱元璋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每一声都像敲在众人心上。

他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声音沙哑而厚重:“准奏——”

“陛下!此案有冤!”

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打断了朱元璋的话。

整个奉天殿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声音的来源——站在御史行列末尾的那个年轻官员。

沈清这几个字砸在奉天殿金砖上,像炸响了个雷。

满朝文武先是愣了瞬间,跟着就炸开了锅。

都察院那帮老油条直嘬牙花子,心说这新来的沈御史是真疯了?

没见陛下脸都黑透了?

户部的小官们缩着脖子,偷偷瞅胡惟庸的脸色——这位爷此刻正捻着胡须,嘴角那点笑意冷得像冰碴子。

沈清自己也懵了。

刚才那一声,是他喊出来的?

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刺在背上,有惊讶,有嘲讽,还有毫不掩饰的恶意。

尤其是胡惟庸,那双眼睛像毒蛇一样盯着他,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

“此案有冤?”

“你说什么?”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沈清身上,带着审视和不悦,“抬起头来。”

沈清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抬起头,直视着龙椅上的那位铁血帝王。

他知道自己冲动了,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洪武朝,顶撞皇帝,跟找死没区别。

但他做不到眼睁睁看着两千多人被冤杀。

“回陛下,”沈清的声音有些发颤,但还是坚持说了下去,“臣以为,此案有冤!”

“放肆!”

陈宁立刻跳出来呵斥,“沈清!你一个刚入职的小御史,懂什么案情?也敢在此胡言乱语,干扰圣听!”

“就是!”

另一个胡党官员附和,“陛下英明神武,岂容你这黄口小儿置喙?”

胡惟庸冷冷地看着沈清,像在看一个死人:“沈御史,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空印案证据确凿,何来冤情?”

沈清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退缩就是死,只能硬着头皮上。

“陛下,臣不敢欺瞒,”沈清避开胡惟庸的目光,再次看向朱璋,“据臣所知,此案并非所有涉案人员都是同谋。真正策划舞弊、中饱私囊的,只是少数几人,其余多是基层吏员,迫于上司压力,不得不盖印,并未参与贪腐。”

“你算什么东西?”

朱元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檀木扶手当即裂了道缝,“一个刚穿了几天官袍的黄毛小子,也配质疑朕的案子?”

沈清膝盖一软,“噗通”跪在冰凉的金砖上。

这一跪,他才发现自己后背的官袍早就被冷汗浸透了,黏糊糊的贴在身上,难受得要命。

“陛下息怒!”

他梗着脖子抬头,视线正好撞进朱元璋那双鹰隼似的眼睛里。

那双眼睛里全是血丝,听说这位爷为了空印案连着熬了三夜,此刻正憋着股邪火没处撒。

“臣不敢质疑陛下,”沈清把声音放得又稳又沉,尽量让自己像个老成的官员,“但臣确实在旧档里发现了疑点。”

“哦?”朱元璋挑了挑眉,似乎来了点兴趣,手指在裂了缝的扶手上一下下敲着,“你怎么知道?”

“臣……臣查阅过各地呈上来的卷宗,发现其中疑点颇多。”

沈清脑子飞速运转,总不能说自己有个档案库吧,“比如湖广布政司的文书,盖章之处有明显的涂改痕迹,倒像是事后补盖的。”

胡惟庸脸色微变,立刻反驳:“一派胡言!空印文书本就是预先盖好章的空白文书,何来涂改之说?沈御史怕是连空印是什么都不知道吧?”

这话阴得很,明着是质疑沈清的资历,暗着是说他仗着年轻瞎咋呼,根本不懂规矩。

“臣知道,”沈清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空印是为了方便各地官员核对钱粮,预先盖好布政司和按察司的印信,免得来回奔波。但正常的空印文书,格式规整,而此案中部分文书,印章模糊,甚至盖在字迹之上,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栽赃陷害!”

他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档案库里的信息,假的是他还没来得及去查卷宗。

但此刻必须说得有鼻子有眼,才能争取一线生机。

胡惟庸先往前挪了半步,紫袍宽大的袖子扫过地面,带起阵风。

他笑眯眯地看向沈清,那眼神却像在看只待宰的鸡:“沈御史刚入职不过半月,怕是连都察院的档房门朝哪开都没记清吧?空印案是各部会同核查过的,难道还能有假?”

陈宁立刻跟着敲边鼓:“胡相说得是!这小子怕不是想借着妄议国案博出位?依臣看,先打五十廷杖,让他知道知道天高地厚!”

沈清心里暗骂,这俩货一唱一和的,是真想把自己往死里整。

他深吸口气,干脆豁出去了,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