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赵成在将军府碰了几次钉子,便将主意打到了军需上。这日,他带着几个亲信,径直闯入兵器库,恰逢陈武正在清点新改良的长矛。

“陈将军,”赵成腆着肚子,语气带着命令的口吻,“这些长矛看着花哨,怕是中看不中用吧?本大人奉陛下旨意督查军务,需将这些兵器运往咸阳‘校验’,明日一早就装车。”

陈武眉头一皱,这些改良长矛是公子和蒙将军亲自盯着工匠赶制的,是应对匈奴骑兵的利器,岂能轻易运往咸阳?他沉声道:“赵大人,这些长矛刚完成改良,正需士兵演练磨合,况且兵器库的调动需经主将和监军共同批准,还请赵大人先与公子、将军商议。”

“商议?”赵成冷笑一声,“本大人是陛下派来的监军,督查兵器乃是分内之事!你一个小小将军,也敢阻拦?”说着,便要下令亲信动手搬运。

“谁敢动!”一声厉喝传来,蒙恬大步走进兵器库,身后跟着几名亲卫,“赵成,兵器库乃军事重地,岂容你随意擅闯?这些长矛是我军抵御匈奴的依仗,你若强行运走,北疆防务出现疏漏,你担待得起吗?”

赵成被蒙恬的气势震慑,后退一步,强撑着辩解:“蒙将军,本大人只是奉命校验,何来‘强行’之说?你这是……”

“够了!”刘欣梅也闻讯赶来,目光冷冽地扫过赵成,“赵大人,按大秦律例,监军虽有督查之权,但无权擅自调动军用物资。你若再这般胡作非为,休怪我们联名向陛下参你一本!”

赵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本想借校验兵器之事,要么刁难刘欣梅和蒙恬,要么趁机克扣一些兵器中饱私囊,没想到两人态度如此强硬。他狠狠瞪了众人一眼,撂下一句“好,好得很”,便带着亲信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赵成的背影,陈武低声道:“公子,将军,这赵成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刘欣梅点头:“他越是急躁,越是说明他在咸阳的根基不深,没什么真本事。我们只需盯紧他,不让他在军务上搞出乱子即可。倒是另一件事,”他转向蒙恬,“将军,咸阳那边,李斯的‘安抚’圣旨已经来了,赵成也到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借着这股东风,再为边军争取些资源。”

蒙恬了然一笑:“公子是说……”

“没错,”刘欣梅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我们可以上书陛下,就说赵成大人初到上郡,为彰显陛下对北疆的重视,也为了让赵大人能更好地‘督查’军务,恳请陛下拨付一批新式铠甲和弓弩,以替换边军老旧的装备。同时,再申请增派一批工匠,协助我们修补兵器、改良战术。”

蒙恬抚掌称善:“此计甚妙!赵成那厮为了在陛下面前表现,定会附和我们的请求。届时,陛下看我们如此‘配合’监军工作,又主动请求加强军备防御,只会觉得我们忠心,绝不会怀疑我们有其他心思。”

两人说干就干,当即联名写了一份奏折,详述上郡边军兵器老旧、工匠不足的现状,恳请陛下拨付物资、增派工匠,并特意点明“此乃监军赵成大人亲察后,与我等共同商议之策,为固北疆防务,望陛下恩准”。

奏折快马送抵咸阳,果然如刘欣梅所料。赵成在咸阳的眼线第一时间将奏折内容告知了他,他虽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一想到能在陛下面前留下“积极履职”的印象,便立刻修书一封回咸阳,大力夸赞刘欣梅和蒙恬“识时务、忠君爱国”,恳请陛下满足上郡的请求。

始皇帝看到奏折和赵成的附信,果然龙颜大悦。他本就对刘欣梅和蒙恬在雁门关大捷后的表现颇为满意,如今又见他们主动配合监军工作,还一心想着加强北疆防务,心中对“拥兵自重”的猜忌又淡了几分。当即下旨,拨付上等铠甲五百副、强弩三百张,并从咸阳兵器坊调派二十名资深工匠前往上郡。

消息传回上郡,刘欣梅和蒙恬相视大笑。

“公子这招‘借花献佛’,真是绝了!”蒙恬由衷赞叹。

刘欣梅笑道:“这还只是开始。将军,那些新来的工匠,我们可得好好利用。”他早已盘算好,让这些咸阳来的工匠,不仅要修补兵器,更要将他们改良兵器的手艺教给上郡本地的工匠,同时,借助他们的经验,进一步优化“鱼鳞阵”和长矛战术,让边军的战力再上一个台阶。

接下来的日子,上郡边军愈发忙碌。新来的工匠带来了咸阳最先进的兵器锻造技艺,兵器库中,改良后的长矛、强弩不断涌现;校场上,士兵们演练着融合了新战术的“鱼鳞阵”,攻防转换间,威势更胜以往;开垦的荒地里,粟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丰收;商户们送来的冬衣分发下去,士兵们再也不用为寒冬发愁。

赵成见刘欣梅和蒙恬将上郡治理得井井有条,自己却处处被架空,心中嫉妒又焦急。他试图拉拢一些边军将领,许以好处,却发现这些将领要么是蒙恬的死忠,要么对刘欣梅敬佩有加,根本无人理会他。他想在军饷上做手脚,却发现刘欣梅早已将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还主动邀请他一起核查,让他找不到任何破绽。

这日,赵成正在府中饮酒解闷,一名亲信匆匆来报:“大人,扶苏公子和蒙将军那边,好像在秘密操练一支精锐小队!”

“哦?”赵成眼睛一亮,来了精神,“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亲信回道:“小人听说,那支小队由公子亲自挑选,都是军中最精锐的士兵,平日里训练极严,而且……他们好像在演练一种特别的战术,专门针对……针对我们的人。”

赵成猛地一拍桌子,酒盏摔落在地:“好你个扶苏!表面上对我客客气气,背地里竟偷偷练兵,想对付我!”他立刻起身,“备马!本大人要去校场看看!”

校场上,一支约三百人的小队正在演练。他们身着轻便的黑色甲胄,行动迅捷如虎。刘欣梅站在一旁,手持令旗,不断变换指令。小队时而分散成若干小股,如同幽灵般在训练场穿梭;时而又迅速集结,形成锋锐的箭头阵,直扑目标。

赵成带着亲信赶到时,正好看到小队演练完毕,整齐地站在刘欣梅面前。

“扶苏公子,”赵成阴阳怪气地开口,“你这是在做什么?私自操练这么一支精锐,是何用意啊?”

刘欣梅转过身,淡淡一笑:“赵大人来得正好。这是我新组建的‘斥候营’,专门负责侦查匈奴动向、传递情报。上郡与匈奴接壤,多一支精锐斥候,便能多一份预警,也能让赵大人少一份‘督查’的顾虑,不是吗?”

“斥候营?”赵成将信将疑,“为何本大人从未听说过?”

“刚组建不久,正处于磨合阶段,所以没来得及向赵大人禀报。”刘欣梅语气坦然,“若是赵大人不放心,大可随时来视察。”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成的亲信,意有所指地补充道:“这斥候营的训练确实辛苦,也需要绝对的忠诚和保密。所以,还请赵大人约束好府中的人,不要随意打探,以免惊扰了训练,甚至……泄露了军情。”

赵成被刘欣梅不软不硬地顶了一句,再看那斥候营士兵们眼中的锐利光芒,心中竟莫名地升起一丝寒意。他知道,自己这次又抓不到任何把柄,只能悻悻地说:“既然是为了防务,那本大人就不多问了。只是公子下次有什么动静,还请提前知会一声,免得本大人误会。”

“一定一定。”刘欣梅笑着应下,心中却已有了计较。这支斥候营,既是为了应对匈奴,也是为了防范赵成等人在暗中使坏。他要让赵成知道,上郡的边军,不是他想动就能动的。

送走赵成,陈武走到刘欣梅身边,低声道:“公子,黑和墨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摸清了林大人被关押的大牢防卫,只是赵高派了死士看守,硬闯恐怕不行。”

刘欣梅眼中闪过一丝忧虑,随即又变得坚定:“硬闯不行,我们就来软的。让墨继续整理赵高的罪证,同时,让黑去联络上郡附近的绿林好汉,许以重利,让他们在咸阳制造一些‘意外’,吸引赵高的注意力。我们则趁机……”

他附在陈武耳边,低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陈武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重重地点了点头:“公子妙计!属下这就去安排!”

夜色再次笼罩上郡,将军府的灯火下,刘欣梅铺开一张舆图。舆图上,咸阳与上郡之间的路线被他用红笔细细标注。他知道,救林大人只是第一步,与赵高、胡亥的较量,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

而在咸阳的某个阴暗角落,赵高看着手中关于上郡的密报,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狰狞:“扶苏……蒙恬……你们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游戏,才刚刚开始!”

一场无形的较量,正在大秦的疆土上,悄然蔓延。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