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完结版《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免费阅读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

作者:玫瑰九州

字数:87878字

2025-10-26 13:00:38 完结

简介

精选一篇种田小说《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送给各位书友,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苏锦绣萧北辰,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小说作者是玫瑰九州,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目前已写87878字,小说状态完结,喜欢种田小说的书虫们快入啦~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待那信使的背影消失在风雪尽头,苏锦绣脸上的镇定才缓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冰霜般的凝重。

她将木匣递给身旁的萧北辰,低声问道:“你认得这字迹吗?”

萧北辰接过,指腹轻轻摩挲着诏书上那独特的笔锋。

每一个字的起笔都如蚕头般圆润厚重,收笔却如雁尾般锐利上挑,气势雄浑,自成一派。

他凝视半晌,眸光一寸寸沉了下去,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沙哑:“像,太像了……像极了先帝晚年批阅奏折的手笔。可先帝,已经崩逝三年了。”

此言一出,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冻结。

一个死去三年的皇帝,亲笔写下召见她的诏书?

这背后隐藏的阴谋,比这漫天风雪还要刺骨。

当夜,地窖内的油灯被捻得极亮,将每个人的脸都照得轮廓分明。

这里是苏锦绣的核心团队,除了萧北辰,还有跟随她多年的李阿婆、忠心耿耿的小石头,以及几个从流民中脱颖而出的精干男女。

“姑娘,万万不可去!”李阿婆满脸忧色,声音都在发颤,“这不明摆着是鸿门宴吗?宫里头是什么地方?龙潭虎穴!他们随便安个‘聚众作乱、蛊惑人心’的罪名,咱们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小石头“噌”地一声抽出腰刀,刀锋在灯火下闪着寒光:“阿婆说得对!要去,也得咱们陪着去!我带十个兄弟,扮作商队,一路护送。谁敢动绣姐,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苏锦绣却轻轻摇了摇头。

她没有理会众人的激愤,而是摊开一张皱巴巴的地图。

这是那位心存善念的捕头私下赠予的,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官府设下的重重关卡。

“你们看这里,”她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从北、东、南三个方向,三条封锁线,将整个灾区围成了一个‘困’字。唯独西南角,这里,留了一个缺口。”

众人凑近一看,那缺口处赫然写着三个字:皇家猎场。

苏锦绣的眼神锐利如刀:“若我所料不错,朝廷对这里的灾情早已心知肚明,甚至比我们知道的更严重。他们之所以封锁消息,迟迟不肯开仓放粮,就是为了年底的赋税考评。如今,眼看雪灾愈演愈烈,纸快包不住火了,他们突然召我入宫,会是论功行赏吗?”

她冷笑一声,声音不大,却字字砸在众人心头:“不,他们不是要赏我,是怕我。怕我带着这成千上万流民的怨气,把灾情的真相,一路烧到京城的根子上去!”

地窖内陷入一片死寂,只听得到灯花爆裂的轻微声响。

一直沉默不语的萧北辰,忽然站了出来。

他走到案几前,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毫不犹豫地抽出匕首,在自己指尖上划开一道口子。

鲜血涌出,他以指为笔,以血为墨,在苏锦绣摊开的地图上,从皇家猎场西侧,画出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隐秘红线。

“猎场西侧,有一条前朝留下的废弃引水渠,深埋于地下三丈,直通京郊。它原本是前朝皇陵的地下排水密道,早已无人知晓。”他说这话时,目光没有看地图,而是直直地望着苏锦绣,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前所未有的决绝。

“我能带你从这里穿过去,避开所有关卡。但是,一旦启用此路,我守陵人的身份,便再也无法隐瞒。”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却带着一股撼人的力量,“锦绣你是要撕开这太平盛世的遮羞布,为冤死饿死的人讨个公道。而我……不能再眼睁睁看着你孤身一人,去闯这刀山火海。”

一滴血珠顺着他画出的路线,蜿蜒滑落,像一条有了生命的红线,将灾区与京城紧紧相连。

苏锦绣看着他,看着他指尖的伤口,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重重一击。

她终于伸出手,轻轻覆上他还在流血的手背,掌心温热。

“那就一起疯一把。”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却比任何誓言都来得郑重,“不过,进宫之前,咱们得先把这把火烧得再旺一些,得让天下百姓都记住,是谁在天灾人祸里,给过他们一碗热饭。”

五日后,一支与众不同的车队再次从临时的棚屋区出发了。

这便是“绣膳坊”的流动车队。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每一辆车上都多了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红底黑字,旗帜中央绣着一只舒展双翼、浴火而生的火鸟。

这是苏家外祖母传下来的出门图腾,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她们不再仅仅是施舍粥饭。

每一处落脚点,她们都会支起一口大锅,立起一块木牌,上书“断冤灶台”。

任何一个前来领饭的灾民,只要愿意讲述自己家破人亡的经历、控诉当地官吏的不作为,就可以在锅边的木板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由随行的妇人一字一句记下口供,最后在状纸上,重重盖上那枚火鸟图腾的印章。

更令人称奇的是,她们开始售卖一种名为“救命干粮饼”的食物。

这种饼用最粗的米糠和薯干制成,成本极低,却能存放很久。

售价仅为一文钱一枚,并且在售卖处明确公示:“所得盈利用于续购米粮,账目日日张贴。”

这一举动,彻底点燃了灾民们心中求生的火焰。

从被动地接受施舍,到主动用一文钱换取尊严和生机,甚至有人将自己仅有的铜板都拿了出来。

短短三日之内,竟有上千名青壮流民自发加入车队,推车担担,成为这支队伍最坚实的运力。

他们手中没有兵器,没有铠甲,却形成了一支让沿途官府心惊胆战、不敢轻易阻拦的“饭食大军”。

就在车队浩浩荡荡,即将逼近灾情最惨烈的柳河县时,意外发生了。

深夜,车队存放那数百份《灾民血状》的驿站厢房,突然燃起冲天大火。

当苏锦绣带人赶到时,火势已无法控制,存档的血状几乎被焚烧殆尽。

寒风呼啸,将无数焦黑的纸片卷向夜空,如同无数冤魂在哀嚎。

苏锦绣站在一片狼藉之中,神色平静得可怕。

她蹲下身,从灰烬中拾起一片尚有炭迹未熄的纸角,上面残存着半句墨迹,字迹因火焰的炙烤而扭曲,却依旧清晰可辨:“……县令陈德昭,勾结盐枭,以赈粮换私银……”

她捏着那片纸角,指尖微微用力,纸角化为齑粉。

忽然,她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烧得好。现在,再也没有人能说我们手握确凿的证据了——也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人敢轻易给我们定罪了。”

她猛然转身,对着身后一张张或悲愤、或绝望的脸,下达了新的命令:“传令下去,连夜赶制新状纸!告诉大家,这次我们不用墨写,用红糖水写!晒干之后,状纸上空无一物,可一旦遇水受潮,字迹便会如血书般重新显现!”

篝火旁,萧北辰看着她眼中跳动的焰光,那光芒比这火还要炽热,还要明亮。

他低声问:“你早就知道,他们会来毁掉证据?”

苏锦绣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远处黑暗的山峦轮廓:“召我入宫是虚,逼我暴露手中的底牌才是实。既然他们想看我怎么唱戏,那不如,我就把这台戏唱得更大一些。”

话音刚落,远处柳河县方向的山峦之间,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炊烟,不知何时,竟笔直地升了起来,仿佛一道沉默的战书,在无声地回应着她的战意。

柳河县令陈德昭自以为一把火将所有罪证烧得干干净净,从此便可高枕无忧,岂料他安稳觉睡到次日清晨,推开窗户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僵住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