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都市日常小说——《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本书以马前进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卧聋”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08461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重生千禧年,我在老家做猪头!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七月的日头一天毒过一天,瓦窑村口的“前进卤肉铺”却比这天气还要火热。
自从推出了六块钱一份、蔬菜管饱还送汤的火腿洋芋焖饭,铺子的生意简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每天中午,小小的铺面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修路的工人、赶集的村民,甚至附近村子听说了名声专门跑来尝鲜的,都把这里当成了固定的午饭据点。
马礼明和李淑芬忙得脚打后脑勺,一个在后厨守着几口大锅,挥汗如雨地翻炒焖煮,确保米饭油润、火候到位;一个在前面柜台,手脚麻利地打饭、收钱、招呼客人,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马小蝶还在放暑假,也成了个小帮手,擦桌子、端汤、补充免费的小菜,干得有模有样。
那口卤肉的大铝桶依旧摆在显眼位置,虽然单买的人不如买焖饭的多,但靠着扎实的口味和焖饭带来的客流,每天也能稳定卖出不少。
终于,在七月底的一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李淑芬将那个装钱的铁盒子抱出来,把里面大大小小的票子仔细清点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又无比喜悦的光彩,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够了!出去咱们家这段时间买桌椅板凳、粉刷墙面,做招牌的钱,再给老大留点学费,七千二百块钱!够买那辆力帆三轮车了!”
这声宣告,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全家的欢呼。
马礼明猛地一拍大腿,咧开嘴笑得见牙不见眼:“好!明天!明天一早咱们就去镇上提车!”
马小蝶更是兴奋地蹦了起来,围着桌子转圈:“哦!哦!我家要买摩托车咯!爸爸要当司机咯!”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一家人就出发了。马礼明特意换上了一件干净的半旧衬衫,李淑芬也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到了镇上的农机站,那辆红色的力帆三轮摩托车就停在那里,在晨光中闪着诱人的光泽。
马礼明围着它转了好几圈,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像看什么稀世珍宝。付钱的时候,李淑芬小心翼翼地将那厚厚一沓钱递过去,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当崭新的钥匙交到马礼明手上时,这个平日里性格火爆的汉子,眼眶竟有些微微发热。
“我来开回去!”马前进自告奋勇。他之前抽空已经把摩托车驾照考了下来,就等着这一天。
他熟练地发动车子,引擎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声。
马礼明和李淑芬坐在后面的车斗里,马小蝶挤在两人中间,一家人迎着清晨凉爽的风,行驶在回村的土路上,感觉路边的庄稼都比往日显得更加青翠喜人。
车子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了个弯,开到了三伯马礼光家附近停下。马前进一个人下了车,走进三伯家院子。
三婶胡萍萍正在院里晾衣服,看到马前进,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了句:“奶奶在屋里。”
马前进走进奶奶住的那间小屋,毛奶奶正坐在床边,就着窗户透进来的光缝补一件旧衣服。
看到孙子进来,她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阿奶,”马前进蹲到奶奶面前,握住她的手,“我来接您去我家。咱家买了新摩托车,以后我爸下午就骑着它去别的村卖卤肉,方便得很。
您去我家,也方便照顾。”
毛奶奶看着孙子,眼神里有着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她没多问什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好,好,我乖孙有本事了。”她的行李很简单,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一个用了很多年的搪瓷缸,还有那张泛黄的、和马前进爷爷的合影。马前进三两下就收拾好了,搀扶着奶奶走出了这个她住得并不怎么舒心的院子。
坐在崭新的三轮摩托车车斗里,感受着风拂过脸颊,看着孙子挺拔的背影,毛奶奶悄悄抹了抹眼角。
马前进在心里暗暗发誓:等自己大学毕业,站稳了脚跟,一定要把奶奶接出来单独住,再不让她受这种轮流居住、看人眼色的委屈。
……
就在七月底,那封印着“花城师范大学”红头文件的录取通知书,也如期而至,安稳地送到了马前进手中。
一家人自然又是一番欢天喜地,马礼明特意去买了一挂鞭炮,在院子门口噼里啪啦地放了起来,引得左邻右舍都来道贺。
看着家里的生意蒸蒸日上,父母虽然辛苦但干劲十足,身体硬朗,奶奶也被接回了家安顿,妹妹活泼可爱,马前进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慰和成就感。
这是他重生归来,亲手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构筑起来的生活。
当然,他也没有停止思考更长远的未来。
他私下里多方打听,了解到像他这种卤料配方,在眼下这个年头,因为相关的专利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还不完善,想要申请专利或者注册“前进十八香”这样的商标,难度很大,时机也未到。
为了防止被别人轻易偷师学了去,他坚持将那些复杂的香料在家里的石磨上磨成细粉,再用厚厚的纱布袋装好才下锅卤肉,最大程度地保守住核心秘密。
时间悄然滑入八月中旬,天气依旧炎热。
这天下午,马礼明骑着新买的力帆三轮车,刚从石头村赶集卖完卤肉回来,车斗里放着空了一大半的铝桶。
快到村口时,路边有几个年轻女孩说说笑笑地走过。
突然,其中一个穿着淡蓝色的确良裤子、上身一件花衬衫、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似乎无意间朝他这个方向瞥了一眼,嘴里好像含糊地喊了一声什么。
马礼明猛地一愣,下意识地刹住了车,回头望去。
他仿佛听到了“爸!”。
可等他定睛看去,那几个女孩已经走远,那个蓝裙子的女孩也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并未回头。周围只有知了的聒噪和风吹过玉米叶的沙沙声。
“怪事了……”马礼明嘀咕着,揉了揉眼睛,心里直犯嘀咕,“难道是今天太阳太大,晒出幻觉了?怎么好像听到有个女娃叫我爸?”他摇了摇头,觉得自己可能是太累了,或者是因为儿子考上大学,自己高兴得有点魔怔了。
晚上吃饭时,马礼明把这事当笑话讲了出来。
马前进听了,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笑着打趣道:“爸,您是不是天太热,热出幻觉了?还是今天卤肉卖得太好,高兴得耳朵都不好使了?咱家小蝶还在这儿呢,谁叫您爸啊?”
他巧妙地用玩笑掩饰了过去,心里却翻腾起来,那个声音……会不会是……她?毛倩芸?她家就在清水县,离瓦窑村不远,听说了前进卤肉的名声来尝尝也是正常的,可怎么会……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像颗种子,悄然埋在了心底。
八月底越来越近,离大学开学的日子没几天了。
出发的前一晚,李淑芬一边给儿子收拾行李,一边絮絮叨叨地嘱咐着。
她塞给马前进一百块钱,说道:“前进,这钱你拿着。我听说现在大学生一个月生活费差不多两三百。你之前那五百应该还没动吧?
刚到学校,得买一些生活用品妈再给你一百,先用着,要是不够,下个月妈再给你寄。”
马前进接过钱,心里有些发虚。那五百块,连同之前从二伯那里“弄”来的一千五,早就变成了大梨园村那张购买废弃院落的协议书,此刻正妥善地藏在他的行李最底层。
他身上的全部家当,除了母亲刚给的一百块,就只剩下最近在铺子里帮忙,父母偶尔塞给他的一点零花钱,加起来也就七八十块。
这意味着,他即将带着总共不到三百块钱,开启他的大学生活。
但他没有说破,只是乖巧地点点头:“妈,我知道了,您别担心,我会计划着用的。”
第二天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一家人早早地都起来了,马礼明开着三轮摩托车先送马前进到县城,再从县城转班车去花城。
毛奶奶拉着孙子的手,一遍遍地嘱咐:“到了学校,好好吃饭,别舍不得花钱,跟同学处好关系……”
马礼明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千言万语化成一句:“好好学!家里有我!”李淑芬则是红着眼圈,把煮好的几个鸡蛋和一瓶自家做的卤豆干硬塞进儿子的背包。
马小蝶抱着哥哥的腰,舍不得松开。
县城东站。
马前进背起行囊,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踏上了车门。他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用力向窗外的家人挥手。
车子缓缓启动,卷起一阵尘土。
马前进透过车窗,看着父母、奶奶和妹妹的身影在视野中渐渐变小,最终消失在村口的拐角。他收回目光,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没有了离别的伤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探寻和坚定。
班车行驶在崎岖的公路上,载着这个心怀远方的少年,驶向省城,驶向那片属于他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广阔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