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宫斗宅斗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不二姐的小笔库”的这本《本王只想躺平,王妃却想搞事业》?本书以凌霜赵桓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本王只想躺平,王妃却想搞事业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真龙隐于渊?”
这五个字如同冰锥,刺入赵桓的心底,让他瞬间血液冻结。他猛地站起身,脸上是前所未有的震惊与骇然。之前的种种算计、构陷,若只是针对他一个亲王,尚在权力斗争的范畴之内,可若这谶语指向的是……父皇?
那便是颠覆江山、谋朝篡位的十恶不赦之罪!其心可诛!
凌霜同样心神震动。她来自现代,对“真龙天子”之说并无敬畏,但她深刻理解这四个字在这个时代代表的意义——皇权的绝对核心!若太子的目标不仅仅是铲除兄弟,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染指那张龙椅……
“他疯了不成?!”赵桓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既是愤怒,也是后怕。若真如此,他所面临的,将是比之前凶险十倍、百倍的杀局!
“未必是太子本人。”凌霜迅速冷静下来,大脑飞速分析,“也可能是他身边有人怂恿,或者……是别的势力,假借太子之名行事,意图搅乱朝纲,浑水摸鱼。”她想起那令牌上的图案,那指向琼林苑的隐秘线索,以及这突兀出现的谶语,一切都透着诡异。
赵桓强迫自己坐下,深吸几口气,眼中恢复了几分清明:“你说得对。此事关系太大,绝不能仅凭一句谶语就下定论。但,‘塔影’、‘金明池’、‘琼林’……这些都与之前的线索吻合,绝非空穴来风。”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如鹰:“必须尽快撬开那两人的嘴!尤其是那个‘胎记人’,他念出这谶语,绝非无的放矢!”
地牢的审讯力度骤然加大。
然而,那个商人模样的接头人受刑不过,竟趁守卫不备,咬碎了早已藏在齿间的毒囊,顷刻间毙命,线索就此中断。
而那个“胎记人”,却显得异常诡异。他(她)似乎受过某种特殊训练,对肉体上的痛苦耐受度极高,而且精神似乎处于一种半癫狂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缄口不言,糊涂时便反复念叨那几句谶语,或是发出意义不明的低笑,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审讯。
“像是……被药物或者邪术控制了心神。”负责审讯的暗卫首领面色凝重地向赵桓汇报。
凌霜在一旁沉默观察。这种精神控制的手段,在她看来,更像是一种高强度的心理暗示配合药物使用,在这个时代,能做到这一步的,绝非寻常势力。
“王爷,”凌霜忽然开口,“或许,我们该换个思路。既然暂时无法从他这里得到更多信息,不如查查他的来历。一个脖颈有如此明显胎记的人,又是宫内出来的,不可能毫无痕迹。”
赵桓眼中一亮:“不错!德安,立刻动用我们在宫内所有的眼线,查!近五年内,所有因各种原因放出宫、或者‘病故’、‘失踪’的宫女太监,尤其是脖颈有青色胎记者,给本王一个一个地筛!”
就在端王府暗中全力追查“胎记人”来历的同时,一封没有署名的密信,被悄无声息地送到了太子赵熠的书案上。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端王府已警觉,饵被吞,钩已现。谶语或已泄露,早做打算。”
太子看完,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猛地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砸在地上!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低声咆哮,眼中充满了暴戾与不安。他没想到,自己精心布置的局,不仅没能扳倒老七,反而可能暴露了最致命的秘密!那谶语……若是传到父皇耳中……
他不敢再想下去。
“殿下息怒。”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阴影处响起,那里坐着一个面容枯槁、眼神却如同毒蛇般的老者,正是他的首席谋士,代号“风”的公孙先生。“事已至此,愤怒无益。当务之急,是切断所有可能指向殿下的线索,并且……祸水东引。”
太子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看向公孙先生:“先生有何高见?”
公孙先生阴恻恻地一笑:“端王不是正在被禁足查案吗?那我们就帮他……把案子做得更大些!让他百口莫辩!”
他压低声音,在太子耳边密语一番。
太子听着,眼中的不安渐渐被狠厉所取代:“好!就依先生之计!这一次,定要让他永无翻身之日!”
两日后,深夜。
端王府地牢方向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和打斗声!
凌霜和赵桓被惊动,立刻赶往地牢。只见地牢入口处一片狼藉,几名守卫受伤倒地,而关押“胎记人”的牢房大门洞开,里面空空如也!
“怎么回事?!”赵桓又惊又怒。
负责看守的暗卫首领单膝跪地,羞愧道:“王爷,王妃,属下失职!刚才有一伙黑衣人突然闯入,武功极高,而且……他们似乎对地牢结构极为熟悉,目标明确,直扑那‘胎记人’的牢房!我们拼死阻拦,还是被他们……杀人灭口,并将尸体抢走了!”
杀人灭口!抢走尸体!
凌霜快步走进牢房,只见地上只剩一滩尚未完全凝固的黑血,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奇特的腥甜气味。她蹲下身,指尖沾了点血液,仔细嗅了嗅,眉头紧蹙。
“对方动作太快,我们……我们没能留下活口。”暗卫首领低声道。
赵桓脸色铁青,一拳砸在墙壁上!好不容易抓到的重要人证,竟然在王府地牢里被灭口抢走!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也意味着,对方在王府内的渗透,远比他想象的更深!
“查!给本王彻查!今夜所有当值人员,所有可能接触到地牢守卫换防信息的人,一个都不准放过!”赵桓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寒冰。
就在王府内部因为地牢被袭而风声鹤唳、全力筛查内鬼之时,第二天一早,一个更惊人的消息如同野火般传遍了整个汴京——
皇宫大内,皇帝日常批阅奏折的垂拱殿外廊柱上,被人用利器刻下了一行字!
那字迹深入木理,仿佛带着无尽的怨毒与诅咒,赫然正是——
“塔影照孤舟,金明池水寒;风波起琼林,真龙隐于渊!”
谶语现于宫墙!
一时间,朝野震动,流言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