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青云山的晨露还凝在演武场的青石阶上时,张知白已握着木剑站定。12岁的少年身形又挺拔了些,麦色的脸庞因每日晨练透着健康的红晕,那双黑眸里少了几分初入宗门的青涩,多了几分沉淀的坚定。他周身聚气二层的灵气缓缓流转,随着“流云刺”的招式起落,木剑上的白光愈发凝实——经过两月苦修,他的基础剑招已练得炉火纯青,丹田内的灵气也愈发浑厚,隐隐有突破聚气三层的迹象。

“灵气收放再稳些,聚气境到凝元境的关键,便是让散逸的灵气凝于丹田,筑成元丹。”云沧海负手立在一旁,紫袍被晨风拂动,凝元境的气息若有似无地笼罩着演武场,“你上品巅峰的亲和度本就占优,只需再打磨半月,待灵气充盈到极致,便可准备筑元。”

张知白收剑躬身,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滑落,却眼神亮得惊人:“弟子明白!定不负师父所望!”这些日子,他除了练剑,便是泡在典籍阁翻阅《凝元筑丹纪要》,指尖把书页都摸得发皱,早已把筑元的步骤和凶险记熟——他知道,凝元境不仅意味着寿元增至一百五到两百岁,更是成为真正修士的门槛,只有踏入这一境,才能更有力地护着苏姐姐,也才能离李先生的期许更近。

接下来的半月,张知白愈发刻苦。白日里在演武场练剑到日头西斜,手臂酸得抬不起来,便靠苏清鸢送来的疗伤药膏缓解;夜晚则盘膝坐在厢房的灵玉蒲团上,运转《青云基础吐纳诀》吸纳灵气,丹田内的灵气如溪流般循环往复,渐渐从稀薄的雾气凝结成细小的液滴。

这日傍晚,张知白刚结束修炼,门外便传来轻快的脚步声。“张知白,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苏清鸢提着食盒走进来,14岁的她已出落得愈发窈窕,浅绿色的药王谷服饰衬得肌肤莹白,腰间的药囊鼓鼓囊囊,走动时飘来淡淡的灵草香。她如今在青云宗药堂协助打理灵草,偶尔还能跟着药堂长老学些炼丹基础,眉眼间多了几分专业的沉静,却依旧温柔爱笑。

“苏姐姐。”张知白起身迎上去,见她额角沾着细尘,便递过手帕,“今天药堂的事很忙吗?”

“是有点忙,不过有好东西!”苏清鸢笑着打开食盒,里面除了灵气糕点,还有一个莹白的玉瓶和几株带着晨露的灵草。“这是‘凝气草’和‘元心花’,是我跟着长老去后山灵脉旁采的,都是筑元时稳固灵气的好材料。还有这个,是药堂长老炼的‘聚气丹’,能帮你快速充盈灵气,比你自己吐纳快三倍呢!”

她一边说,一边把灵草和玉瓶推到张知白面前,长睫轻轻颤动:“我问过长老了,说你这几日灵气波动很稳,再过几天就能准备筑元。到时候我会去给你护法,一定不让你出岔子。”

张知白握着玉瓶,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心里更是暖烘烘的。他看着苏清鸢亮晶晶的眼睛,重重点头:“好!有苏姐姐在,我一点都不慌。”这些日子,苏清鸢总能精准地送来他需要的东西,无论是疗伤的药膏,还是补充灵气的糕点,从未间断。他暗下决心,筑元一定要一次成功,不能让她担心。

两人坐在石桌旁,苏清鸢耐心地给张知白讲解灵草的用法:“凝气草要提前煎成药汤,筑元前喝下,能帮你梳理经脉;元心花则要碾碎了涂在丹田处,能稳住元丹雏形……”张知白听得格外认真,把每一个细节都记在竹片上,偶尔提出疑问,苏清鸢都能引用药典里的内容细细解答——她在丹药灵草上的天赋,连药堂长老都赞不绝口。

就在这时,一道桀骜的身影晃过厢房外的回廊,正是16岁的赵坤。他穿着深蓝色的内门执事服,腰间的短剑晃着寒光,看到院内相谈甚欢的两人,眼神瞬间沉了下来,嘴角勾起一抹阴鸷的笑。前几日灵气比拼输给张知白,他心里一直憋着气,如今听说张知白要冲击凝元境,顿时动了坏心思:“想筑元?没那么容易!”他悄无声息地退开,招手叫过身边的瘦高个跟班,低声吩咐了几句,跟班连连点头,眼神里透着狡黠。

厢房内的张知白并未察觉外面的异样,他正握着那株元心花,感受着上面浓郁的灵气。苏清鸢看着他专注的模样,笑着补充道:“对了,筑元时最忌灵气紊乱,要是感觉不对,就喊我,我带了‘稳灵丹’。”

“嗯!”张知白应声,把灵草和丹药小心收好,丹田内的灵气似乎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助力,变得愈发躁动。他知道,筑元的时机越来越近了,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夕阳染红了青云山的天际,苏清鸢提着空食盒离去,张知白则盘膝坐下,再次运转功法。丹田内的灵气液滴不断汇聚、壮大,隐隐有形成丹核的迹象。只是他没注意到,院外的墙角下,一枚沾着黑褐色粉末的纸包,正被悄悄埋进土里——那是赵坤特意找来的“杂灵粉”,一旦灵气引动,便会散发出紊乱气息,干扰筑元。

一场围绕着筑元的危机,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逼近。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