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驶出吴县地界后,河面渐渐变宽,两岸的芦苇荡一眼望不到头。沈砚辞坐在窗边,手里捧着乡试真题,目光却时不时飘向窗外 —— 河水泛着粼粼波光,偶尔有水鸟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让他想起苏婉娘送他时,眼里泛起的泪光。
“沈兄,来尝尝这个。” 李默端着一碗热茶走过来,放在沈砚辞手边,“船家煮的姜茶,驱驱寒气。这水路风大,别冻着了。”
沈砚辞接过茶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全身,他笑了笑:“谢李兄。你也别总忙着整理行李,多歇会儿。”
李默在他身边坐下,看着他手里的真题,感慨道:“沈兄真是勤勉,这一路都在看书。不像我,总想着到了省城该怎么找住处,反倒静不下心来。”
“住处的事别急,船家说会在苏州府码头停半天,到时候咱们一起找个干净的客栈,既能歇脚,也方便复习。” 沈砚辞放下真题,喝了口姜茶,“倒是你带的那些策论注解,能不能借我看看?周先生说近年乡试常考‘农桑’相关的题目,你那本注解里好像有详细的论述。”
“当然可以!” 李默连忙从行囊里翻出一本蓝布封面的书,递给沈砚辞,“这是我舅父给的,他曾在省城书院教书,里面的注解很实用。沈兄要是觉得有用,尽管拿去看。”
沈砚辞接过书,认真翻看起来。书页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可见李默平日也下了不少功夫。两人凑在一起,时不时讨论几句策论的写法,从 “农桑” 谈到 “水利”,又从 “吏治” 聊到 “民生”,不知不觉间,日头已西斜。
傍晚时分,天空突然暗了下来,风也变得急了,船身开始微微摇晃。船家从船头走进来,眉头紧锁:“各位公子,怕是要下雨了,大家把门窗关好,贵重物品收妥,别被雨水打湿了。”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在了船篷上,发出 “噼啪” 的声响。风裹着雨水从窗缝钻进来,沈砚辞连忙起身,把真题和注解书拢到一起,用油纸包好。李默和张修也忙着收拾行李,船舱里顿时一片忙碌。
雨越下越大,河水被搅得浑浊,船身摇晃得更厉害了。张修脸色发白,扶着桌子,小声说:“我…… 我有点晕船,这可怎么办?”
沈砚辞从行囊里翻出苏婉娘给他准备的姜糖,递了一块给张修:“含着这个,能缓解些。我娘说晕船时含块姜糖,会舒服很多。” 他又拿出之前买的药材,找船家要了碗热水,给张修冲泡好,“这是薄荷茶,喝了能提神。”
张修接过姜糖和热茶,感动地说:“多谢沈兄,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都是同窗,不用客气。” 沈砚辞笑了笑,又给李默也递了块姜糖,“你也含一块,小心也晕船。”
夜里,雨还没停,船家怕出危险,把船停在了岸边的芦苇荡里。船舱里光线昏暗,只有一盏油灯亮着,摇曳的灯光把几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默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沈砚辞和张修:“先垫垫肚子,等雨停了,船家再给咱们煮点热粥。”
沈砚辞接过干粮,是块粗糙的麦饼,却让他想起苏婉娘烙的芝麻饼 —— 酥软香甜,还带着余温。他咬了一口麦饼,心里满是牵挂:不知道婉娘在家怎么样了,有没有被这场大雨淋到,屋角的漏洞会不会又漏水。
“沈兄,在想苏嫂子吧?” 李默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等雨停了,到了苏州府,咱们去驿站给家里捎个信,让她们放心。”
“好。” 沈砚辞点了点头,心里的牵挂稍稍缓解了些。他拿出苏婉娘给的五百文钱,数了数,又小心地包好 —— 这是婉娘的心意,也是他们未来的希望,绝不能弄丢。
雨下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渐渐停了。天空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给河面镀上了一层金光。船家检查了船身,确认没有问题后,才重新启航。
经过一夜的风雨,张修的精神好了很多,又能和沈砚辞、李默一起讨论策论了。沈砚辞把李默的注解书还给了他,又把自己整理的 “水利” 相关的策论草稿拿出来,和两人分享:“这是我结合吴县的水患写的,你们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李默和张修接过草稿,认真看了起来。李默指着其中一段,说:“这里写的‘疏渠固堤’之法很实用,但要是能加上具体的预算和人力调配,会更完善。主考官李大人最看重实策,越具体越好。”
张修也点头附和:“我觉得可以引用前朝的治水案例,这样更有说服力。比如永乐年间的白渠修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沈砚辞把两人的建议一一记下,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很难考虑得这么周全,有了同窗的帮助,他对这次乡试更有信心了。
午后,船终于抵达了苏州府码头。码头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和吴县的小码头截然不同。沈砚辞跟着李默和张修下了船,先去驿站给苏婉娘捎了封信,简单说了路上的情况,让她放心。
之后,三人找了家离驿站不远的客栈,客栈虽小,却干净整洁。沈砚辞把行囊放好,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热闹的街景,心里满是期待 —— 苏州府只是中途歇脚,前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重要的考试在等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拿出真题,又开始认真复习起来。不管前路有多少波折,他都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负婉娘的牵挂,不能辜负先生的期许,更不能辜负自己这些日子的付出。
夜色渐深,客栈里渐渐安静下来。沈砚辞洗漱完,躺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他想起苏婉娘,想起吴县的茅草屋,想起村口的老槐树,心里满是温暖。他相信,只要他好好考,一定能早点回去,和婉娘一起,把日子过成他们期待的样子。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桌上的真题上,也落在他身上。这一路虽有风波,却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 ——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要坚持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他和婉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