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正月初十的清晨,黄土坡村的田埂上已经挤满了人。男劳力们扛着锄头,女人们提着竹篮,连半大的孩子都拿着小铲子 —— 今天要完成返青期的核心任务:清理剩余秸秆、施用返青肥。林卫东站在田边,手里拿着系统奖励的 “小麦返青期病虫害防治手册”,正给大伙分配任务:“坡顶的沙地分两组,一组清理秸秆,一组准备尿素;坡下的平地一组就行,先清秸秆再撒肥,注意别踩伤麦苗!”

“卫东哥,俺跟你去沙地!” 苏晓梅拎着个布兜跑过来,里面装着两个黄米年糕,还有个粗瓷水壶,“俺娘说沙地不好打理,让俺跟着你,帮你递工具、记用量。” 她的笔记本上已经画好了地块分布图,坡顶沙地用红笔标了 “分次施肥”,坡下平地标了 “一次施肥”,连每块地的面积都算了出来:“沙地 3 亩,每亩先施 18 斤返青肥 + 3 斤尿素;平地 17 亩,每亩 30 斤返青肥,俺都记好了,不会错。”

林卫东接过水壶,喝了口温水,甜丝丝的 —— 苏晓梅在里面放了红糖,说 “干活费力气,得补补”。“好,那咱们先去沙地。” 他扛着锄头往坡顶走,苏晓梅跟在后面,时不时弯腰把缠在麦苗上的秸秆轻轻解开:“卫东哥,你看这麦苗,芽尖都绿了,解开秸秆就能往上长了。”

坡顶的沙地确实难打理,秸秆和冻土冻在一起,一锄头下去只能撬起小块。李大叔擦了擦额头的汗,直起腰说:“这破地,每年返青都费劲!要不是你说分次施肥,俺们还得跟往年一样,撒了肥也渗不下去。”

“大叔别急,” 林卫东递过瓶系统兑换的 “土壤疏松剂”(上次完成交流会任务的奖励),“往土里撒点这个,能让冻土化得快,还能改良沙质。” 他教大伙把疏松剂按 1:50 的比例兑水,洒在秸秆根部,没一会儿,冻土就开始松动,锄头下去顺畅多了。

苏晓梅蹲在旁边,帮着把清理出来的秸秆捆成小捆,堆在田埂边:“卫东哥,这块地的麦苗有点细,是不是尿素得多撒点?” 她指着一垄麦苗,叶片虽然绿,却比其他垄的瘦,林卫东走过去一看,是土壤肥力不足,赶紧说:“再补 2 斤尿素,撒的时候离根 5 厘米,别烧苗。”

正忙着,远处传来林清月的声音:“卫东!苏晓梅姐!返青肥拉来了!” 只见林清月推着辆独轮车,车上装着两袋返青肥,赵雅芝跟在后面,还扛着个磅秤:“俺跟县种子站的车一起过来的,600 斤返青肥一斤不少,还有你要的 50 斤尿素,都在这儿了!”

赵雅芝把磅秤放在田边,笑着说:“俺特意跟王站长说要‘颗粒肥’,比粉末的好撒,还不容易被风吹走。对了,俺还带了点‘除虫粉’,撒肥的时候混点进去,能防蚜虫,省得后面再单独喷药。” 她从布包里掏出个纸包,里面是淡黄色的粉末:“按 1% 的比例混在肥里,每亩加 3 两就行,俺都算好了。”

林清月则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施肥数据:“沙地 1 号地,返青肥 18 斤 + 尿素 3 斤 + 除虫粉 3 两,已撒完;沙地 2 号地,正在撒……” 她的字迹工整,每块地的施肥时间、用量都记得清清楚楚,还时不时用手摸土壤湿度:“沙地湿度 55%,正好适合施肥,渗得快还不积水。”

系统的声音在这时响起:

【叮!宿主已完成沙地首次施肥与秸秆清理,返青期核心任务进度 60%!当前麦苗生长率 92%,建议在平地施肥后喷施 “返青助长剂”(可兑换,需 300 积分),提升生长率至 98%。】

“兑换!” 林卫东毫不犹豫 —— 距离任务要求的 95% 还差 3%,助长剂正好能补上。他从系统空间取出助长剂,按 1:200 的比例兑水,装在喷壶里:“清月,你帮我喷平地的麦苗,每亩喷一壶,别漏了边角。”

林清月接过喷壶,沿着田垄匀速喷洒,雾状的助长剂落在麦苗上,像给叶片裹了层薄纱。她喷得很仔细,连田边的小苗都没落下:“卫东,你看这麦苗,喷完助长剂后叶片更亮了,肯定能长得更壮。”

一直忙到中午,所有地块的秸秆清理和施肥都完成了。林卫东蹲在平地边,看着绿油油的麦苗,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

【叮!宿主已完成返青期核心任务(秸秆清理 100%+ 返青肥施用 100%+ 助长剂喷施 100%),麦苗生长率提升至 98%,超额完成目标!】

【任务奖励发放:小麦抽穗期管理手册 1 本,优质磷酸二氢钾 20 斤(抽穗期用),积分 600,民心值 45 点。】

【新任务发布:小麦拔节期监测 ——7 日内每日记录麦苗株高、叶片数,预防倒伏(可兑换 “抗倒伏药剂”,需 400 积分)。】

“成了!” 林卫东激动地站起来,对大伙喊,“返青任务完成了!再过一个月麦苗就拔节,到时候咱们再施次肥,夏天就能收满田金穗!”

村民们都欢呼起来,赵铁柱扛着锄头说:“俺就知道跟着卫东没错!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到时候俺杀头猪,请全村人吃饺子!” 王桂兰大婶也笑着说:“俺再给卫东包个大红包,庆祝他上大学,也庆祝咱们丰收!”

正说着,远处传来 “叮铃铃” 的自行车铃声 —— 是公社的邮递员,车后座绑着个绿色的邮包,正往村里骑。“邮递员来了!” 有个孩子喊了一声,村民们都往村口跑,苏晓梅拉着林卫东的手:“卫东哥,会不会是你的录取通知书?”

林卫东心里一紧,跟着往村口跑。邮递员刚停下车,就从邮包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上面印着 “北京农业大学” 的字样,还盖着鲜红的校章。“林卫东同志在吗?北京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俺在!俺在!” 林卫东跑过去,手都有点抖,接过信封时,指尖碰到滚烫的校章,心里像揣了团火。村民们都围过来,赵铁柱抢着把信封举起来,大声念:“林卫东同志,你已被我校农学专业录取,请于 9 月 1 日到校报到……”

“考上了!卫东考上大学了!” 村民们欢呼起来,李大叔抱起林卫东,转了个圈;王桂兰大婶抹着眼泪,嘴里念叨着 “好娃子,没白疼”;苏晓梅站在旁边,眼睛红红的,却笑得格外灿烂,手里的笔记本都忘了合上。

林清月走过来,递过块干净的布巾:“卫东,快擦擦汗,恭喜你!我就知道你肯定能考上!” 她的眼里满是骄傲,还有点小小的期待 —— 明年她也要考北京的大学,说不定能跟林卫东成为校友。

赵雅芝则从自行车上搬下个布包,里面是两斤水果糖,还有个崭新的搪瓷缸,上面印着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俺早就跟供销社的人说了,要是通知书来了,俺就买糖庆祝!这搪瓷缸你带去大学,喝水方便。”

林卫东打开录取通知书,里面还有张报到须知,写着需要带的物品:户籍证明、党团组织关系、一寸照片。苏晓梅赶紧说:“卫东哥,户籍证明俺帮你去公社开,照片俺陪你去拍,你别着急。”

“还有党团组织关系,俺帮你去知青点问!” 林清月也跟着说,“俺爹认识公社团委的人,能帮你快点办好。”

赵雅芝则拍了拍胸脯:“报到需要的行李,俺帮你买布做,供销社刚到的新棉布,做被套、床单都好,保证让你风风光光去上大学!”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有的说要办庆功宴,有的说要送林卫东去县城坐车,有的说要给大学写封信,让老师多照顾他。林卫东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手里捏着录取通知书,心里满是感动 —— 从去年深秋穿越过来,一无所有,到现在考上大学、带领全村种出好麦苗,这一切都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助。

中午,赵铁柱家的院子里摆了三桌酒席,杀猪菜、炒鸡蛋、炸年糕摆满了桌,村民们端着粗瓷碗,喝着自酿的米酒,说着祝福的话。苏晓梅坐在林卫东身边,帮他夹菜:“卫东哥,多吃点,上了大学就吃不到俺娘做的杀猪菜了。” 她的眼里有点舍不得,却还是笑着说:“俺会帮你照看麦苗,每个月都给你寄信,跟你说麦苗长得咋样,乡亲们的事。”

林清月也举起碗:“卫东,祝你在大学学有所成!明年我要是考上北京的大学,咱们就一起研究农技,回来帮更多乡亲!”

赵雅芝则说:“俺跟县种子站的人说了,等你上了大学,要是有新的农技知识,就给俺寄信,俺帮你在公社推广,让咱们全公社的麦子都能高产!”

林卫东举起碗,跟大伙碰了碰:“谢谢大伙!没有你们,我考不上大学,也种不出好麦苗。到了大学,我一定好好学农技,回来帮咱们村、帮全公社种更多粮,让大伙都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下午,林卫东带着苏晓梅和林清月去麦田巡查。麦苗已经开始返青,叶片舒展,颜色翠绿,系统面板显示:【当前麦苗生长率 98%,拔节期监测任务进度 10%,预计 15 天后进入拔节期。】林卫东蹲下身,轻轻摸了摸麦苗的茎秆:“再过半个月,咱们就要准备抗倒伏药剂了,到时候还得麻烦大伙。”

“俺们都听你的!” 苏晓梅把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放进新书包里,这是她亲手缝的,上面 “北京农业大学” 六个字格外醒目,“卫东哥,你放心去上大学,村里的事有俺们呢。”

林清月则拿出笔记本,记录下麦苗的株高和叶片数:“现在株高 15 厘米,叶片 5 片,都符合拔节期的生长标准。我把这些数据整理好,你带去大学,说不定能当农业实验的参考资料。”

夕阳西下时,三人走在田埂上,影子被拉得很长。林卫东手里捏着录取通知书,心里满是希望 ——9 月就要去北京上大学了,而眼前的麦苗,将在夏天结出满田的金穗。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在大学里,他要学更多农技知识;回到村里,他要带领乡亲们种出更好的庄稼,让黄土坡村,让整个公社,都能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满满的幸福。

晚上,林卫东把录取通知书放在床头,旁边是苏晓梅绣的麦苗布偶,林清月画的对比图,还有赵雅芝送的搪瓷缸。他打开系统面板:

【宿主当前任务进度:小麦拔节期监测(10%),农业技术共享(30%,已有 5 个村咨询种植方案)。】

【系统提示:宿主可利用积分兑换 “小麦拔节期抗倒伏药剂”(需 400 积分),提前预防倒伏;同时可兑换 “大学农学专业预习资料”(需 300 积分),为入学做准备。】

林卫东毫不犹豫地兑换了两样东西 —— 抗倒伏药剂能保证麦苗顺利抽穗,预习资料能让他更快适应大学课程。他看着窗外的麦田,月光洒在麦苗上,像铺了层银霜。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比如大学的学习、村里的农技推广,但有乡亲们的支持,有苏晓梅、林清月、赵雅芝的陪伴,他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年代,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