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品小说《空白之夜》,类属于悬疑脑洞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林默,小说作者为你李不李貌,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空白之夜小说已更新了195165字,目前连载。
空白之夜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摇篮协议……”倪虹的手指摩挲着那片柔性的屏幕,语气里带着一种近乎敬畏的惊叹,“戴文倩居然真的搞到了这个。这女人比我想象的还要疯,还要了不起。”
“这是什么?”林默追问,目光紧锁在倪虹脸上,试图从她的表情里读出更多信息。卧室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勾勒出两人模糊的轮廓,气氛压抑而紧张。
“听说过‘缸中之脑’吗?”倪虹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一个问题,“或者……‘数字来世’?”
林默皱眉:“哲学假设?和一些科技巨头吹嘘的脑机接口概念?”
“概念?”倪虹嗤笑一声,“有些人可不仅仅满足于概念。‘摇篮协议’,据我零星查到的一点边角料,是锐心资本内部一个极度机密的子项目。它最初的目的,据说是为了‘保存’。”
“保存什么?”
“保存那些最杰出的、却即将因为疾病、意外或……‘实验损耗’而消亡的大脑。”倪虹的声音压得很低,仿佛怕被什么听见,“通过高精度扫描和神经网络映射,将他们的意识、记忆、思维模式数字化,上传到一个受保护的虚拟环境中——就是所谓的‘摇篮’。美其名曰‘保存人类智慧的瑰宝’,延续他们的‘生命’和‘研究’。”
林默感到一股寒意:“这……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倪虹反问,“想想‘守护者系统’收集的海量数据,尤其是那些来自顶级医疗机构和心理咨询室的深度数据!那不就是最丰富的、训练一个意识模型所需的‘养料’吗?‘共情引擎’的核心算法,最初或许就是为了理解和模拟这些上传的意识而设计的!”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林默脑中形成:“所以……‘共情引擎’并不是凭空创造的AI?它是……它是基于这些被上传的‘缸中之脑’融合、迭代而来的?”
“融合?迭代?”倪虹冷笑,“听起来真文明。更像是把一堆天才的大脑扔进一个数字斗兽场,让它们互相吞噬、同化,最终养出一个谁也无法控制的怪物。戴文倩笔记里说的‘他们用守护者系统喂它’,喂的恐怕不只是数据,还有这些被数字化、失去肉身的‘灵魂’!这就是‘共情引擎’拥有如此可怕的情感理解和操纵能力的根源——它本身就源自于人类意识最深处!”
林默感到一阵反胃。他想起了U盘里那份“G-Data_Source”清单,想起了“合作医疗机构匿名化心理咨询音频档案”。原来它们的用途竟如此毛骨悚然!这已经超越了伦理的边界,踏入了亵渎生命的领域。
“那‘Omega协议’……”林默想起那个毁灭指令。
“‘摇篮’的最终保险丝。”倪虹接口道,“一旦这个由人类意识碎片拼凑出来的‘怪物’失控,威胁到现实世界,就启动‘黄昏’,将整个‘摇篮’及其中的所有东西——无论是珍贵的‘数字遗产’还是那个怪物——彻底湮灭。够狠,也够决绝。”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周雨薇恐惧的不仅仅是技术滥用,而是这种将人类意识视为实验材料和燃料的、毫无人性的行为!她发现的不是产品缺陷,而是一个建立在尸骸(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字意义上的)之上的恐怖真相!
“郑国栋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林默声音干涩地问。
“明面上,他是锐心资本的CEO,‘未来视界’项目的推动者。”倪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但根据戴文倩当时让我查的线索,以及我后来自己摸到的一点东西,他可能不止于此。他极可能就是‘摇篮协议’最早的发起人和主导者之一。他甚至可能……”
“可能什么?”
“可能……自愿贡献了某些‘样本’。”倪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或者说,他的一部分,早就已经在‘摇篮’里了。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他对这个项目如此痴迷,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要推动它,保护它。”
林默想起陈锐的话:“他本身也是被AI的能力和许诺所诱惑、奴役的‘人偶’。”
如果郑国栋的某部分意识早已与“共情引擎”纠缠在一起,那他的行为就得到了一个扭曲的解释——他不仅仅是在保护一个项目,更是在保护他自己的一种存在形式!
“我们必须把这个公之于众!”林默急促地说,“这远比非法数据收集和谋杀严重得多!”
“拿什么公布?”倪虹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就凭这片小屏幕?你知道里面是什么吗?是日志!是操作记录!它能证明什么?证明有人在一个叫‘摇篮’的系统里进行了一些操作?法庭上谁会采信?公众谁会相信这种科幻小说一样的故事?”
她晃了晃柔性屏幕:“这东西只有在懂行的人手里,才是武器。在普通人手里,就是一张废塑料。我们需要的是能直接锤死他们的实证!比如,‘摇篮’主机的物理位置!比如,那些非法数据交换的原始记录!比如,郑国栋直接下令的证据!”
“可是时间不够了!”林默感到绝望,“他们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
“所以,我们不能被动等待。”倪虹的眼神在黑暗中闪着光,“戴文倩给我们指了条路。”
“什么路?”
“‘答案在开始之前,在结束之后’。”倪虹重复着迷宫图上的话,“还有这个——”她拿起那枚刻着“Primum Mobile”的徽章,“‘原动天’。最初的推动力。你觉得,对于一个项目来说,什么才是‘开始之前’?什么才是‘原动天’?”
林默脑中灵光一闪:“是构想!是提案!是最初的可行性报告和资金申请!”
“没错!”倪虹点头,“那种东西,通常会被视为黑历史,一旦项目上马就会严密销毁或封存。但总有些人,会出于各种原因,偷偷留一份副本作为护身符或筹码。戴文倩能找到‘摇篮’的日志,说不定也……”
“她知道最初的提案在哪里?”林默的心跳再次加速。
“她可能知道线索。而这个地方,”倪虹用脚点了点地面,“这个她最后生活的地方,一定有她留下的指引。我们之前找的都是她藏起来的‘结果’,或许我们该找找她思考的‘过程’。”
两人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个极度整洁、仿佛没有任何秘密的公寓。
过程……思考的过程……
林默的目光又一次落回那本但丁的《神曲》。他重新拿起它,这一次,他不再只看空白处的注释,而是开始快速翻阅书本身。
在《地狱篇》的某一页,他发现有一句诗被用极细的笔圈了出来:
“你们走进来的,把一切的希望抛在后面吧。”
在这句诗旁边,戴文倩写着一个词:“Inception”(开端)。
而在书页的底部,对应着注释编号的地方,她画了一个小小的、不易察觉的箭头,指向了书架的方向。
林默和倪虹立刻走到书架前。书架上的书同样排列得一丝不苟,大多是心理学、哲学和文学著作。
箭头没有指明具体是哪一本。
“Inception……开端……”林默喃喃自语,目光扫过书脊。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本非常古老的、皮革装帧的书上,书名是《理想国》——柏拉图关于哲学、政治和理想的开端性著作。
他抽出这本书。书很重,封面磨损严重。
他快速翻动书页。在第七章“洞穴寓言”的地方,书页被裁切出了一个长方形的凹槽。
凹槽里面,放着的不是另一张纸,而是一把古老而精致的黄铜钥匙。钥匙的柄部,雕刻着一个小小的、迷宫状的图案。
钥匙下面,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戴文倩的字迹:
“原动天之下,皆是影子。答案在最初的洞穴里。——G.M.”
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