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刚被开除,我成国灾应急总指挥这本小说怎么样?免费在线阅读试试

刚被开除,我成国灾应急总指挥

作者:我的麒麟臂又硬了

字数:123063字

2025-09-17 10:52:25 连载

简介

喜欢都市日常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刚被开除,我成国灾应急总指挥》?作者“我的麒麟臂又硬了”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沈知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刚被开除,我成国灾应急总指挥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5章:【一战封神】

三天后。

雨过天晴。

江城的天空,蓝得有些不真实。

但这座城市,还远没有从那场噩梦中醒来。

淤泥,废墟,还有空气中挥之不去的消毒水味道,都在提醒着每一个人,三天前,这里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浩劫。

应急管理部,第一会议室。

气氛肃穆。

一张长条会议桌,坐满了人。

一边,是秦卫民、梁栋,还有部里技术系统的几个主要负责人。

另一边,是几个穿着便服,但气场强大到让人不敢直视的中年男人。

他们是国务院联合调查组。

为江城这场百年不遇的灾难而来。

为彻查从预警到救援的每一个环节而来。

沈知坐在秦卫民的下手位。

他还是那身简单的白衬衫,和整个会议室的氛围格格不入。

梁栋坐在另一头,低着头,双手放在桌下,没人看得到他攥紧的拳头。

调查组的组长,一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我们来江城三天了。”

“看了一些现场,也听取了各方面的汇报。”

“今天,是想和应急管理部的几位核心技术负责人,再碰一碰情况。”

他拿起面前的一份文件。

“根据我们拿到的资料。”

“灾难发生前十二小时,江城市气象台发布的预警是,大到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80到120毫米。”

他放下文件,看了一眼气象中心的主任。

那个主任的额头,已经全是汗。

“而灾难发生前六小时,一个名为‘国家灾害风险评估办公室’的单位,发出了一份‘特急预警通告’。”

组长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沈知身上。

“这份通告的结论是,‘列车效应’极端强降水,瞬时降水量将突破200毫米每小时。”

“并且,明确指出了黄浦路地铁站的倒灌风险。”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沈知身上。

有惊奇,有审视,有难以置信。

“事实证明。”

组长拿起另一份文件,是灾后的数据统计报告。

“江城当晚的峰值降水量,是267毫米每小时。”

“黄浦路地铁站,在预警发出后第五个小时,发生严重倒灌。”

“因为提前关闭了站点,疏散了人群,避免了一场至少数千人伤亡的特大惨案。”

组长把文件轻轻放在桌上。

“我们调查组,想知道。”

“在所有人都判断错误的情况下。”

“这份全国唯一一份,准确到令人发指的预警,是怎么做出来的?”

所有问题,都指向了沈知。

秦卫民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沈知站了起来。

他没有看PPT,也没有拿任何稿子。

“报告组长。”

“我的预警,基于两点。”

“第一,是一个全新的数据模型。”

“这个模型,整合了气象,水文,地质,甚至市政管网的数据。它看到的,不是一片云,一场雨。而是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在极端压力下的连锁反应。”

“第二。”

沈知停顿了一下。

“是苏晴鸢同志,和我们办公室所有成员,夜以继日的努力。”

他没有提自己。

只提了模型和团队。

组长点了点头,又看向梁栋。

“梁总工。”

“我们同样拿到了一份,由你签批的,关于这份预警的内部技术评审意见。”

梁栋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下。

组长拿起那份文件,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

“评审意见是:该预测模型缺乏科学依据,结论危言耸听,有哗众取宠,制造恐慌的嫌疑。建议,不予采纳,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批评。”

每一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会议室里。

梁栋的脸,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

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有讥讽,有鄙夷,有愤怒。

“梁总工。”

组长的语气,没有任何情绪。

“你对这份‘危言耸听’的评审意见,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我……”

梁栋张了张嘴,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想解释,说自己是按照规章制度,是基于几十年的经验。

但这些话,在“数千人伤亡”这个血淋淋的可能面前,显得那么苍白,那么可笑。

“我……没有补充。”

他最终从牙缝里,挤出了这几个字。

整个人,瘫坐在椅子上。

会议结束。

调查组的人,单独留下了秦卫民和沈知。

“小沈同志。”

组长亲自给沈知倒了一杯水。

“你的报告,我们看过了。”

“不光是这次的暴雨,还有关于天工集团的那些材料。”

“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沈知接过水杯。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

“不。”

组长摇了摇头。

“你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事。”

“国务院已经成立了专案组,天工集团的问题,会一查到底。”

“至于你。”

组长看着他。

“你的办公室,不能再是个杂物间了。”

“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需要你这样的机构。”

“秦部长已经打了报告,建议将‘国家灾害风险评估办公室’,正式转为常设机构,行政级别,暂定为正局级。”

“由你,出任第一任,正式主任。”

秦卫民在旁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沈知拿着水杯的手,停在半空。

他知道,他赌赢了。

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单枪匹马的孤勇者。

他有了自己的阵地。

有了,向那些潜藏在更深处的黑暗,正式宣战的资格。

消息,很快在部里传开。

那间挂着“国家灾害风险评估办公室”牌子的杂物间,一夜之间,鸟枪换炮。

从地下二层,搬到了顶楼。

就在总工程师办公室的隔壁。

整整一层楼,都被划拨给了这个全新的部门。

崭新的办公桌椅,最顶配的电脑设备,还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数据拼接屏。

梁栋每天上班,都要经过这间办公室的门口。

他能看到里面人来人往,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每一个从他身边走过的年轻技术员,看他的眼神,都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他成了整个部的笑话。

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新办公室里。

苏晴鸢抱着一个纸箱子,走了进来。

“报告沈主任,副主任苏晴鸢,前来报到!”

她把箱子往桌上一放,里面全是她从自己办公室搬来的各种技术设备和手办模型。

沈知正在看新的人员名单。

“欢迎加入。”

“别客气。”苏晴鸢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下,“我可是主动申请调过来的。”

“我打听过了,部里最顶尖的那几个数据天才,全都被你挖来了。”

“跟着你,有肉吃。”

沈知笑了笑。

“不止有肉吃。”

“还有硬骨头要啃。”

苏晴鸢凑了过来,看着他电脑上的名单。

“哟,这么快就有新任务了?”

“不全是。”

沈知说。

“这次江城的事,也暴露了我们很多问题。”

“我们的模型,还不够完善。我们的预警渠道,还不够通畅。”

“我要你带队,用三个月时间,打造一个全新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灾害预警平台。”

“一个,可以把预警信息,在三十秒内,推送到任何一个普通市民手机上的平台。”

苏晴鸢的眼睛亮了。

“这个我喜欢!”

“干死那些该死的官僚流程!”

她拿起桌上的一个苹果,狠狠咬了一口。

“放心交给我。”

“三个月后,我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天灾来临前,该听谁的。”

苏晴鸢风风火火地去组织她的新团队了。

办公室里,又只剩下沈知一个人。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是救援和重建工作依然在忙碌的城市。

他的目光,却穿透了这座城市,望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打开电脑。

调出了一个他早就建好的,加密文件夹。

文件夹里,只有一个文件。

【东海跨海大桥】

他点开文件。

屏幕上,出现了一座雄伟大桥的三维结构图。

这是邻省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连接着国内最大的港口和经济开发区。

号称,固若金汤。

承建方,赫然写着三个大字。

【天工集团】

沈知的鼠标,移动到大桥中段,一个主桥墩的连接处,停了下来。

他的脑海中,一组清晰的数据,浮现出来。

三个月后。

一场风力等级并不算极端的台风,将会登陆。

而这座大桥,会在这场台风中,从这个连接处,拦腰截断。

数百辆汽车,和上千条人命,会随着断裂的桥面,一起坠入波涛汹涌的大海。

沈知关掉了文件。

他知道。

江城,只是一个开始。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他,必须赶在风暴来临前,做好万全的准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