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超级天才学霸笔记》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都市脑洞小说,作者“方法产生了”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林观音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134432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超级天才学霸笔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九月的风裹着操场边樟树的香,吹进高三(1)班的窗户时,林观音正趴在桌上补觉。阳光落在他后脑勺的发旋上,笔袋里的中性笔还保持着“刚写完最后一道题”的姿势,而讲台上,数学老师正对着黑板上那道标着“竞赛级拓展题”的函数题皱眉——这题刚出三分钟,全班除了林观音,没人敢抬手。
“没人会?”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底下埋着头的学生,最后停在睡得正香的林观音身上,“林观音!起来试试?”
周围瞬间响起憋笑的动静。谁都知道林观音是“睡神级学神”,上次物理课睡了半节课,被老师叫起来答量子力学题,还能精准报出三个解题思路;但这次这道函数题,连隔壁竞赛班的尖子生都挠头,大家都等着看他“翻车”。
可下一秒,林观音慢悠悠抬起头,眼神没半点刚睡醒的迷糊,反而亮得像开了倍速的搜索引擎:“老师,这题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绕一下,再补个柯西不等式的变式,最后代入参数方程就能出解——不过我刚梦到更简单的办法,把函数图像旋转四十五度,找切线交点比硬算快三倍。”
话音刚落,他没等老师反应,直接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唰唰”写起来。粉笔划过黑板的声音像开了二倍速,原本复杂的公式在他笔下拆解成清晰的步骤,连辅助线都画得像用尺子量过一样精准。三分钟后,最后一个等号落下,答案和老师手里的参考答案分毫不差,甚至步骤少了两步。
“这……这步骤谁教你的?”老师盯着黑板,下巴都快惊掉了。
林观音挠挠头,笑得有点无辜:“就刚才做梦梦到的啊,梦里我跟欧拉唠了两句,他说这题这么解更省事。”
全班瞬间炸了锅。“我靠!学神连做梦都在跟数学家对话?”“这脑回路是装了超级芯片吧!”“之前还说他上课睡觉是摆烂,合着人家在‘梦境刷题’啊!”议论声里,林观音已经坐回座位,掏出课本翻到下一章——别人还在啃这节课的知识点,他已经提前预习完了高三全年的数学内容,甚至在课本空白处写满了拓展公式的推导过程。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上周月考,语文作文要求写“科技与传统”,别人还在绞尽脑汁凑字数,林观音直接写了篇文言文,里面还穿插着编程术语,比如“代码织就新章,笔墨留存古意”,最后得了满分;英语考试更绝,听力部分他提前五分钟就涂完了答题卡,监考老师以为他瞎蒙,结果成绩出来,听力满分,作文还被当成范文,里面用的全是雅思托福级别的词汇,甚至还玩了个“英语谐音梗”,把“AI”和“爱”结合,让阅卷老师都忍不住批注“创意满分”。
但林观音的“天才操作”,早在高一就开始了。刚入学时,他还是个背着旧书包的“小透明”,第一次数学摸底考,卷子刚发下来,他就发现最后一道附加题有错——题目里的条件矛盾,按正常思路根本解不出来。当时全班没人注意到,只有他举手:“老师,这题条件错了,把‘x>0’改成‘x≠0’才能解。”
老师一开始还不信,拿着卷子算了半天,最后脸色一变:“还真是!这题是从竞赛题库里抄的,可能排版时漏了个‘不’字。”就这么一下,林观音直接在年级里出了名,大家都知道(1)班有个“能看出题错的学霸”。
后来更绝,学校搞“校园科技创新大赛”,别人都搞机器人、小发明,林观音直接搬了台旧电脑过来,现场编了个“错题分析软件”。只要把试卷拍进去,软件不仅能自动批改,还能分析错误原因,甚至推荐类似的练习题,连老师都忍不住感叹:“这软件比市面上的学习APP还好用!”最后他拿了一等奖,校长还特意找他谈话,想让他把软件推广到全校,结果他说:“等我再优化优化,加个‘个性化学习计划’模块,现在的版本还不够完善。”
平时跟同学相处,林观音更是把“凡尔赛文学”玩到了极致。有次同桌抱怨物理题难,说自己算一道题要半小时,林观音一边啃着面包一边说:“啊?这题我昨天排队买奶茶的时候算了一下,等奶茶做好就出答案了,是不是我算错了?”气得同桌差点把练习册砸他头上。还有次班里组织背书比赛,要求背《岳阳楼记》,别人都在摇头晃脑地记,林观音看了三遍就合上课本,还能倒背如流,最后还补了一句:“这文章挺顺口的,比背英语单词简单多了——对了,你们背单词要不要用我编的‘谐音记忆表’?把‘ambulance’记成‘俺不能死’,超好记。”
不过林观音也不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上次运动会,班里的接力赛少了个人,他临时顶上,结果跑最后一棒的时候,居然一边跑一边跟旁边赛道的同学讲数学题:“你刚才问的那道排列组合题,其实用‘插空法’更快,就像现在跑接力,把棒想象成元素……”最后居然还拿了第一名,冲线的时候手里还攥着张写满公式的草稿纸。
最近班里在筹备“毕业晚会”,班长愁着怎么搞节目,林观音直接说:“我来整个‘知识脱口秀’吧,把数学公式编成段子,再用物理原理讲笑话,保证大家听得懂还笑得出来。”结果彩排的时候,他把“勾股定理”说成“直角三角形的‘身材比例’”,把“万有引力”说成“地球对奶茶的‘偏爱’”,逗得全班笑到肚子疼,连班主任都夸:“你这脑子,不去说相声可惜了!”
这天放学,林观音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刚到公交站,就看见有个初中生蹲在地上哭,手里的数学卷子上满是红叉。他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小孩怎么算都算不对。林观音蹲下来,没直接讲题,而是从书包里掏出两颗糖:“你看,这两颗糖代表x和y,左边有3颗x和2颗y,右边有10颗糖,咱们先把x的数量凑一样……”
用“糖块类比”讲了五分钟,小孩终于懂了,破涕为笑:“哥哥,你好厉害啊!比我们老师讲得还清楚!”林观音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其实数学一点都不难,就像玩游戏,找到规律就能通关——对了,这是我编的‘方程组速算口诀’,你拿着,下次做题就不怕了。”
看着小孩蹦蹦跳跳地走了,林观音掏出手机,打开备忘录,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优化错题分析软件、写毕业晚会的脱口秀稿子、帮邻居家的小孩补英语……他笑着摇摇头,把书包往肩上提了提——对于他来说,学习不是任务,而是像喝奶茶一样轻松又快乐的事,而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份“快乐”,传递给更多人。
公交来了,林观音踏上公交车,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掏出课本开始预习大学的微积分。窗外的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书包上挂着的“数学公式钥匙扣”随着车身晃动,反射着金色的光。没人知道,这个看起来有点随性的少年,正在用他那“快过火箭筒”的脑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学神传奇”,而这传奇的第一章,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