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更是低着脑袋,站在原地不敢说话,眼看权万纪还要再说话,李恪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说道
“权大人,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非要喊?有理不在声高,更何况是本王带着大哥出去的。
你怎么不问问我知不知道错了?还是说你只想凭借批评太子,来给你们博得一个不畏强权的名声。
然后出去跟你的那些同僚吹嘘,说自己连太子都敢训斥,满足你变态的虚荣心?
亦或者,你看不起我这个蜀王,觉着我身体内流淌着前朝血脉?”
此言一出,全场寂静,不管是前面的虚荣心,还是歧视前朝血脉,单拎出来一个都妥妥的是大不敬之罪。
这都属于十恶不赦的范畴了,权万纪没当场吓得跪下,已经是他心理素质好了。
虽然没吓得跪下,但两条腿却已经开始打颤了。
嘴唇哆嗦着,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刚想要抬手指着李恪,却听李恪笑呵呵一笑
“别指本王,这也是大不敬!”
李恪这欠揍的语气让一旁看戏的李纲噗嗤一声乐了出来,也极大的缓解了两仪殿中的氛围。
因为就在刚刚,李恪说出这两个猜测的时候,李世民身上的杀气已经开始凝聚了。
无论是因为哪一个原因,只要坐实了,虽然不至于当场被杀,但权万纪也逃不过一个被贬的下场!
但是李纲这么一笑,让李世民也恢复了一丝清明,身上的杀气也渐渐消失,转头看向李纲笑着说道
“李老大人,你怎么看?”
李纲被点名,笑呵呵的拱了拱手说道
“臣倒不觉着权大人有这样的心思,只是做事急躁了一些,想事情不够全面,造成了这样的误会。
还请圣人恕罪!不过老臣倒是对蜀王殿下所说的劳逸结合非常感兴趣,所以臣想请教蜀王殿下,这劳逸结合从何而来?”
李纲站出来解围,转移话题,李恪倒是没再说什么,对于李纲他还是很有好感的,只是这家伙太倒霉了,教的太子都没啥好下场。
但是从历史上李承乾对待李纲的态度上分析,李纲确实是个好老师,于是李恪恭敬的行了一礼笑着说道
“请教不敢说,都是父皇母后教的好!”
听到李恪这么说,李世民表示非常的欣慰。
“不知殿下能否为老夫解惑?”
看到李纲那真诚的态度,李恪不得不感叹,不愧是当世大儒,这心态,就甩了权万纪十条街不止!
于是李恪也严肃的了神情,认真说道
“《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看似在说勤奋。
但是结合全文看,这种勤奋却是建立在快乐和热爱上的。
孔子同样倡导“游于学”在修身养性中获得乐趣,既可以提升自己,又能放松精神。
这又何尝不是劳逸结合呢?
《论语》中关于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论语・阳货》,《论语・公冶长》,《论语・先进》都说了适度的原则。
我觉着孔圣人说的非常对!”
说到这里,李恪斜眼看了一眼一旁脸色发白的权万纪,冷笑一声继续说道
“像是那种以批评学生,抬高自己,以贬低学生为成就感的人,这种人根本就不配当先生!
甚至在我看来根本就不配当人!”
李恪这话说的铿锵有力,丝毫没有给权万纪留面子,在李恪话音刚刚落下的同时,只听扑通一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权万纪不知道是真晕还是装晕,反正是倒地不起了。
李世民见此也不惊慌,命人叫来太医,诊治一番,也没问病情,便让人将其抬走了。
而权万纪这个教授先生,已经在李世民心中被除名了!
看到被抬走的权万纪,李恪啧啧两声说道
“我还没发力,他怎么就倒下了?”
李恪声音不大,但是在场的人都听得到,李承乾和李泰不敢笑出声,但是李恪却看到李承乾眼睛亮晶晶的对着自己竖起了大拇指!
李泰更直接一点儿,竖起两个大拇指。
“蜀王殿下熟读儒家经典,还能从中得到新的理解,老夫自愧不如!”
李恪见此连忙摆手说道
“李先生言重了,这都是父皇和母后平日里教导的好,大哥四弟他们也都学的非常好。
本王算是最离经叛道的了,您不骂我一顿,小子已经很幸运了!”
听到李恪的话,李纲这个经历了四代帝王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李恪这家伙完全不想展现自己。
所以李纲笑呵呵的对着李世民微微行礼说道
“臣,为大唐贺,为圣人贺!”
李世民也是非常的开心,笑着说道
“李老大人对承乾的教导也是功不可没!”
两位大佬互相吹捧了一番之后,李世民才看向三人说道
“对了,你们三个怎么突然跑回来了?不是说要出去玩一天吗?”
李恪三人对视一眼,最后还是李恪站出来说道
“今日我与大哥和四弟在西市闲逛,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商队往来甚是繁荣。
甚至看到了坊正在处理邻里纠纷的时候,虽然其中一方是坊正的亲属,但是坊正却能问清详细的经过。
做出最公正的判断,实在是让儿臣三人心生感慨。
因为这些事情,我们也想到了之前父皇让我们熟读的《大宝箴》中,其中一条说:
如水如镜,不示物以形,不得不说张蕴古张大人确实非常的有才华!
大哥还提议有机会一定要向这位忠君爱国的张大人请教一些问题!”
原本李世民和李纲都在笑呵呵的听李恪讲故事,但直到李恪提到张蕴古,李纲才反应过来。
这三个小家伙是来给张蕴古求情的,而李世民则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在朝堂上,李世民因为愤怒而下旨将张蕴古下狱,但是现在李恪提起了《大宝箴》,李世民又想起了他的才华。
看到李世民犹豫的神情,李恪知道自己赌对了,他就是在赌李世民的爱惜人才,念旧情的性格。
李纲同样看出了李世民的犹豫,对于张蕴古,他也是很有好感的,他不介意推一把,顺便卖李恪一个人情。
于是躬身说道
“圣人,张蕴古下狱虽然咎由自取,但是其才华也是少有,只是欠缺历练,不如放到地方上磨炼几年,定然能堪当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