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赵瑜转身就走,身后那烦人的女子出声:“等等,我要去镇上。”

“做什么?”赵瑜问道。

“银子带了没,我要用!”欣娘理所应当的开口道。

“那先回家去取。”赵瑜接了话后一阵懊恼,怎么就被欣娘带着走了。刚想找补些什么,欣娘已经先一步上了车。

赵瑜只得闷头带着欣娘往家里赶去。忙活一个晚上,欣娘觉得肚子饿的厉害,转身就往厨房走去,头也不回的跟赵瑜说:“拿好银钱等我。”

欣娘在厨房一看,啧,这家真是穷的坦坦荡荡。快手的在灶上烙了几张薄饼,卷了家里的酱菜弄了四五张。本想端出去一起吃,不知道想到什么,直接拿手卷着就塞嘴里。

许是觉得这样“离经叛道”来的痛快,又叼了一个边走边吃。没走几步又折回来找了个小竹筐拿了两个带着。临出门还顺手拿上了水囊。

看见赵瑜果然“听话”的在那儿等着,欣娘满意的点点头。将卷饼和水囊递给赵瑜,“赶紧吃,吃完咱们就走!”

赵瑜一副见了鬼的样子接过饼,愣愣的拿在手里,咬也不是,不咬也不是。说不饿是假的,可这饼,就怎么都塞不到嘴里。

欣娘出声催道:“吃不吃啊,不吃就走啊!”

赵瑜最后还是将饼一点儿没动的塞到了小竹筐里。抬腿上车,还没开口,欣娘便道:“去镇上!”

赵瑜这可算察觉出来了,合着她舅舅来一趟,这是有了娘家人的底气了,开始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哼,这算什么,自己好歹是个秀才,19岁就考上的秀才!这放在当地不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也绝对是佼佼者。这勉强算是乡绅家的黄毛丫头,这是把自己当做小厮了。

士可忍孰不可忍,不对,是谁也不能忍!

可这驴车已经是走上了去镇上的路,要不自己就说有事,把这狂的没人样的女子扔路边算了。

“我今日有功课要做,没空跟你出去……”赵瑜学着欣娘的语气说着。

“可以,你回去把爹叫来,让爹跟我去。”欣娘撇了撇嘴,这人有点认不清事实啊。

“你!你……”赵瑜又一次词穷了。心里一直拍自己脑袋,直恨自己过去和同窗辩文没好好学习。

也算是明白了,就这妮子今儿这样子,她真有可能回去把爹叫来陪她胡闹。而自己爹,一!定!会!听!她!的!

所谓钱壮怂人胆,欣娘手里握着舅舅昨儿留下的2两金子,那可是20两银子啊。省着点儿花,够普通庄户人家过好几年了。

今儿不为自己,就为赵母那无私的样儿,都得把赵家收拾出来个样儿!

“先去找个茶馆,我有话与你说。”欣娘又开口“命令”道。

赵瑜只得按她的来。

进了茶馆,又要了一间雅室。寻小二上了壶飘雪,又让小二拿了笔墨纸砚进来。

赵瑜只一言不发的看着,眼神里满是探究,却也沉得住气不去问询。

都备好了,欣娘把门关上,铺开纸,对赵瑜说道:“写吧。”

“写什么”赵瑜满头雾水。

“写你今儿说的啊,你不会不认账了吧”欣娘略带些阴险的笑着。

“我说什么了?”赵瑜有些气急败坏。

“呵,这么快就忘记了,你不是说让我安分守己吗?你得好好写下来,好让我回去慢慢学。”欣娘三分讥笑三分嘲讽的说道。

“你,你这女子怎如此刻薄”赵瑜指着欣娘的手指都开始颤抖。

“哦?你嫌我刻薄,也行,那你写个休书给我。”欣娘似是对赵瑜的反应早有准备。

见赵瑜没动静,欣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小包袱,“不写是吧?那就去户科,合婚书!”

赵瑜觉得自己一家之主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自取了秀才,在家爹娘都会很依自己的来。今儿这欣娘着实是邪门的紧,要不自己给她点颜色瞧瞧?

怎么办怎么办,自己总不能打女人吧。想到这儿,赵瑜恶从心起,眯着眼学着那天在街上看到的地痞的样子,斜着嘴角对欣娘说到:“哟,小娘子你可想好了?”

“你要不愿,你就自己回去吧,我是疯了还是傻了,无名无分住在你家,还花我银钱管你一大家子人。有那钱我管自己不行吗?”欣娘说道。

赵瑜听闻,慌慌张张收起了自己的怪模样,瞬间涨红了脸,小声的说道:“刚刚多有唐突,莫怪,莫怪!”

欣娘倒是不至于怪不怪的,过去上班,显眼包同事见多了。但看赵瑜这样,还是满意了很多。

便也正经的说道:“如果赵家愿意容我,名分我是一定要的。如果赵家不愿,我自离得远远儿的,与赵家一别两宽,互不牵扯。今儿这,秀才公可得想好了。无论什么选择,均是你我自愿,万没有过后反悔那一说。秀才公堂堂男儿顶天立地,自是一个唾沫一个钉的。”

欣娘已经想好了,如果赵瑜不愿,自己今儿就在镇上不走了。拿这些钱先去住个店,花几天时间不拘哪里先找个活计做。

包吃住最好,如果找不到的话。自己就在镇上寻寻先租个院子,再想办法搞个弄钱的营生。只是那样的话自己一个人不太安全,得在衙门口附近寻才行。

正在胡思乱想之间,赵瑜打开小包袱,指着早已写好的婚书还有两人的籍书问道:“这些,你哪儿来的。”

“自是爹娘给的”欣娘答道。昨晚赵父赵母两人都没有睡好,就在赵瑜去找自己之前,赵母将东西给了自己。其中的婚书是舅舅昨夜趁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在赵家写的。

而写这东西还是赵父要求的,当时赵父也是愁闷的跟刘文青说:“亲家,你说到婚书,我们也不会写,不如亲家写一个吧。万一孩子们愿意,您说对不?”

一开始离去的时候,舅舅是把婚书带在身上的。后来欣娘自己反悔返回了,舅舅就把写好的婚书给了赵父。这才有了凌晨这一出。

而欣娘的籍书,是她自己放进去的。没办法,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做家里不要了的女子,还是得有个名正言顺的依靠的,哪怕是不喜的夫家。

户科虽说也是衙门口,但这里并不升堂,也不审案。就是临街几个门面,每月有六天给当地百姓办些事务,要是错过了,要么去县衙,要么就等下个月。

赵瑜也许是善良,也许是单纯,也许是不忍辜负父母之命,到底是依着欣娘的想法去了户科。

至此,二人到底算是有了名分了。

只见主簿端端正正在赵家的户籍书上加了欣娘的名字后按了戳递给二人,又在欣娘的籍书上加了附页按了戳。欣娘可算是踏实了不少。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