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流浪的第三个年头,朱重八的足迹踏入了豫南大地,靠近了白莲教活动频繁的汝宁府一带。这里的气氛明显不同。灾荒依旧,流民依旧,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躁动不安的、近乎狂热的暗流。

在光州城外一处破败的龙王庙里,重八遇到了一个改变他流浪轨迹的人。

那是一个冬夜,寒风依旧凛冽。破庙里聚集了十几个形形色色的流民乞丐,围着中间一堆微弱的篝火取暖。柴火潮湿,冒着呛人的浓烟。火光摇曳,映照着一张张被苦难刻蚀得麻木或狰狞的脸孔。

重八蜷缩在角落,抱着瓦钵,闭目养神,耳朵却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动静。一个衣衫褴褛、但眼神异常明亮、带着一股奇异魅力的中年汉子正在低声说话。他声音不高,却仿佛有种魔力,吸引着众人的注意。

“……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天不下雨,地不长粮,官府催税比阎王催命还狠!元狗子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撒尿,把咱们当猪狗不如!为什么?就因为咱们是汉人!是南人!”汉子的话语带着煽动性的力量。

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的附和声和咒骂声。

汉子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神秘而充满诱惑:“但是,佛祖没有抛弃咱们!弥勒佛祖降世了!就在颍上!明王出世了!‘明王出世,弥勒降生’!白莲净土就在眼前!入了白莲教,拜了弥勒佛,诵了‘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宝号,就能消灾避祸,得入净土!就能赶走元狗子,再造一个没有欺压、人人饱暖的人间佛国!”

“明王出世,弥勒降生?”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这些词语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麻木的人群中激起涟漪。绝望中的人,最容易被虚幻的希望蛊惑。

“真的吗?大师?”一个老乞丐颤声问。

“弥勒佛真能救咱们?”

“那明王……真有那么大本事?”

那汉子,显然是一个白莲教的传教师(或称“香主”)。他见众人心动,更加卖力地宣讲起来,描绘着白莲净土的美好,控诉着元朝的黑暗,宣扬着入教的好处——教内兄弟互助,同舟共济,更重要的是,只要心诚,就能得神力庇佑,刀枪不入!他甚至当场演示了几个粗浅的“法术”,比如用符水“治病”(一个装病的流民配合着“好转”),引得众人啧啧称奇,眼中燃起狂热的火光。

重八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三年的流浪,见惯了生死,看透了人心,更在皇觉寺的佛像后偷读过那些揭示人性与权谋的史书兵策。眼前这香主的手段,在他眼中,充满了拙劣的表演和刻意的煽动。那所谓的“刀枪不入”,更是无稽之谈。他在合肥城郊亲眼见过元兵的弯刀如何轻易劈开血肉之躯!

然而,他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对这类“神迹”嗤之以鼻后转身离开。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狂热表象之下涌动着的、更加本质的东西——一股被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地火般汹涌的反抗力量!

这些流民、乞丐,他们麻木,他们愚昧,但他们同样被逼到了绝境,心中同样积压着对元廷刻骨的仇恨!白莲教,用弥勒降世、明王出世的宗教外衣,将这些散沙般的仇恨和绝望力量,巧妙地聚拢、引导、点燃!这,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对抗元廷暴政的力量!一种他在兵书中读到的“民心可用”、“借势而起”的活生生的例子!

香主宣讲完毕,开始登记愿意入教的人名,分发简陋的护身符(一片画着符咒的黄纸)。不少流民乞丐争先恐后地报名,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重八没有上前。他依旧坐在角落,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扫视着那些因为“入教”而暂时焕发出异样神采的面孔。他看到了他们眼中对“神力”的盲目崇拜,更看到了那崇拜之下,对改变命运、对复仇雪恨的深切渴望!

他心中那幅“地图”上,关于“力量”的认知,被重重地添上了一笔。光有兵书上的谋略不够,光有自己一腔孤勇不够。要想撼动这腐朽的元廷大厦,必须要有这如同汪洋大海般的、被组织起来的、被某种信念点燃的民众力量!白莲教,虽然充满了愚昧和欺骗,但它掌握了点燃这股力量的钥匙!

那天夜里,重八没有接受白莲教的符纸,也没有留下名字。但在离开那座破庙,重新踏入风雪时,他怀中的瓦钵依旧冰冷空荡,但他的心中,却仿佛被投入了一块烧红的炭火。一个模糊而危险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破土而出的毒芽,开始在他冰冷的心田里滋生、蔓延——也许,这弥勒降世的“妖言”,这看似荒诞的白莲教,正是他苦苦寻觅的、可以借来撬动这黑暗世道的……那一根杠杆?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那是濠州的方向,也是香主口中“明王”刘福通、韩山童最初举事的地方。风雪依旧肆虐,前路依旧迷茫,但朱重八的眼中,那沉寂了许久的、属于猎食者的光芒,再次幽幽亮起。这一次,目标不再是下一口残羹冷炙,而是那遥不可及却又仿佛触手可及的——燎原之火!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