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进化里。
人类基因早就刻下了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
渔猎时代物资匮乏,能摄入更多糖分脂肪,意味着能更好地生存。
这种本能延续至今。
一旦尝到甜味,大脑就会立刻分泌多巴胺。
带来强烈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让人根本抗拒不了。
放在后世。
人们还会因为健康顾虑克制吃糖。
但在大明,尤其对朱允炆这样的皇帝来说。
克制二字根本不存在。
皇帝爱吃糖,难道还有人敢说不?
甜味,本就是刻在人DNA里的诱惑,想戒掉根本不可能。
自从尝过沙琪玛,朱允炆彻底迷上了甜食。
接着,皇宫里的甜食,突然多了起来。
江承轩不仅让白糖品质保持顶尖。
还特意让人研发了一款又一款新式点心。
软糯的驴打滚,弹牙的牛轧糖,香甜的桂花糕。
每一样都精准戳中朱允炆的喜好。
朱允炆自己爱吃,还常把这些点心赏赐给身边的大臣。
在江承轩的暗中推波助澜下。
金陵城很快刮起了一阵甜食风潮。
江承轩一直觉得,朱棣的间谍网用得太过单一。
只想着打探情报,忽略了宣传的威力。
这年代的大明,本就不重视宣传。
即便有,也多是些真龙天子降世之类的封建迷信说辞。
可这些燕王府探子到了江承轩手里,直接被玩出了新花样。
他让探子们放下危险的谍报工作,转而专职造势。
把朱允炆爱吃的八样点心,包装成皇室八珍。
打着御膳同款的旗号,在金陵城里推广。
皇帝的示范效应立竿见影。
朱允炆爱吃的东西,金陵的权贵们自然争相追捧。
哪怕皇室八珍价格高得离谱,大家也趋之若鹜。
在他们眼里,吃的不是点心,是身份,是排场。
钱?
那根本不算事儿。
如果朱元璋重生看到这铺张浪费的景象,绝对会龙颜大怒。
当场就要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奈何如今掌权的是朱允炆。
一个被文臣忽悠得没了洪武朝铁血风骨的君主。
对这种奢靡之风,压根不管不问。
江承轩趁机加大宣传力度。
一边吹捧朱允炆的御膳品味。
一边暗中释放消息。
北方有一种上等白糖,物美价廉。
正是制作皇室八珍的关键原料,吸引各地糖商前来合作。
不少人试着模仿制作同款点心。
但成品味道始终差了一截。
他们用的糖,要么纯度不够,要么甜味寡淡。
根本比不上江承轩的白糖。
偶尔有少数能比肩的白糖,数量又少得可怜。
用来做点心只会让成本飙升,完全无利可图。
而江承轩的白糖,全部集中在一家名为四海商铺的店里售卖。
这家店的白糖价格极低,只有市面上正常价格的三分之一。
每日销量高得惊人。
各地糖商不断涌向四海商铺进货。
一番打探后才知道,这些白糖的货源在北方。
商铺总部不在敏感的燕京,而是设在了宣府附近。
宣府远离政治中心,远没有燕京那般引人警惕。
北平。
燕王府。
朱高炽捧着每日的进账账本,脸上的肥肉都笑成了褶子。
“师傅真是神乎其技!”
“每日进账竟有两千多两银子!”
“这一个月下来,足足能有六万两!”
没人比他更清楚这笔钱的重要性。
别人不知道燕王府的财政窘境,他却心知肚明。
朱棣筹备造反,花钱如流水。
前些日子就捉襟见肘,连火器生产都快支撑不下去了。
如今一个月六万两银子,简直是不可思议!
江承轩翻看着手中的账本,脸上挂着淡然笑意。
“世子殿下,六万两不过是开胃小菜。”
“接下来三个月,咱们少说也要赚够上百万两银子,才能支撑得起后续的战事。”
“多少?百万两?”
朱高炽瞪圆了眼睛,脸上布满了难以置信。
“师傅,如果说几十万两,我还能信。”
“但这上百万两……”
“简直是天方夜谭!”
江承轩放下手中的账本,嘴角勾起一抹胸有成竹的弧度。
“世子殿下不信的话,我们拭目以待就行。”
朱高炽的确不信。
一个月有六万两进账,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三个月要赚百万两,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
不过,江承轩还是气定神闲。
金陵的甜食风潮掀起来了。
白糖生意的风浪早已铺开。
不少商会和勋贵,盯上了这块肥肉。
只要运作得当,百万两银子,纯粹是时间问题。
资本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
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更是敢犯下任何罪行。
哪怕冒着绞死的风险。
虽然大明朝不是资本时代。
但逐利之心,人皆有之。
尤其前期那些尝到甜头的商人,早就被高额利润冲昏了头脑,只会越发贪婪。
江承轩要做的,就是静静等待他们主动上钩。
其实这些商人心里都清楚。
能在北方掌控如此规模的白糖货源。
背后必然有顶级权贵撑腰。
大概率逃不开三个人。
宁王朱权,谷王朱橞,燕王朱棣。
其中朱棣的可能性,至少占了三成。
但即便猜到了几分,依旧有不少人主动找上门,想要达成长期合作。
理由很简单——利润太高了。
如果朱元璋在世,借这些勋贵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与藩王暗中勾结。
但朱允炆对宗室狠辣,对勋贵文臣却格外宽容。
朱元璋时代被死死压制的贪欲,现在开始猛烈反弹。
跟燕王做点生意又如何?
只要装作不知情,再找些白手套出面。
就算事发也有周旋的余地。
宣府。
四海商行。
“周先生大驾光临,快请坐!”
江承轩笑眯眯的抬手示意,态度热络又不失分寸。
坐在他对面的男子名叫周永。
周家世代经营御用之物供应。
专为皇室提供各类珍品。
朱元璋时代规矩森严,生意没多少油水。
而到了朱允炆上位,这个年轻皇帝心思单纯,易于糊弄。
周永借着职务之便,上下其手,捞了不少好处。
如今朱允炆迷上甜食,皇宫里的白糖糕点。
不仅自己吃,还常赏赐大臣。
相关生意在金陵火爆异常。
周家借着给勋贵供货分红的机会。
短短时间就赚得盆满钵满。
哪怕只拿十分之一的分红,也是实打实的暴利。
这次周永亲自北上,就是为了谈一笔大买卖。
彻底垄断南方的白糖货源。
当然,抱着同样想法的不止他一个。
南方白糖供不应求,瞅准商机的商人不计其数。
江承轩也做足了功课。
摸透了每个上门商人的背后靠山和资本实力。
实力不够的,都没有和他坐下来谈判的资格。
“江先生,明人不说暗话。”
周永刚落座就开门见山,底气十足的说道:“贵行现存的白糖,我全都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