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15章

过了腊月二十六,学堂终于放假了,这是封砚初在古代过的第一个年。

说实话,虽然侯府富贵,但过年的氛围还是比现代浓烈不少。与现代不同,古代即使在富贵人家,过年的好多东西也要制作,因为家家户户都一样,没有成品。

“哦!终于放年假了!”三郎最兴奋,他已经暂时忘记了杨先生布置的课业,“若是能放假,我希望天天过年!”

“胡说什么呢!”大郎虽然心里也高兴,但没有如此地得意忘形,“要是传到父亲耳中,岂不是要挨打?”

“哦,我知道了。”三郎说完还捂着嘴偷偷笑,像个偷腥成功的猫。

封砚初对于放假也很高兴,没有人喜欢天天上学,不过他更关心今年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空余时间可以多抄一些书。

这几日,侯府上下都很忙碌,尤其是大娘子,她要统管一切。好在大晟朝与前朝不同,大年初一并不需要官员与家眷进宫宴饮谢恩。

这还是太宗时就定下的规矩,觉得忙碌了一年,过年是好好休息的时候,更何况除夕需祭祖守岁,次日还要进宫,那是受罪而非施恩。

其实底下的官员都觉得,当年太宗每日都要面对朝臣十分厌烦,这才找了个借口躲清闲。

封砚初回去后,就尝试将其余人赶出书房,“李妈妈,我要写先生布置的课业,你们都出去吧。”

以李妈妈对他的了解,觉得这是想将其他人赶出去,好一个人在房间偷摸干个什么事,怎么可能答应,万一出事,上面的主子可饶不了她们,便拒绝了。

“二郎,就让碧芳留下来,好歹有个人给你研墨,添火,再说她在旁边绣东西,不会打扰你写字。”

封砚初深叹一口气,有些垂眉耷眼,“那就让碧芳留下吧。”李妈妈临出门还朝碧芳偷偷使了个眼色,还以为他没看见呢。

试探没成功,他只能老老实实地誊抄意识里的那几本书,说来遗憾,为了不露馅,他抄的都是不含图案的书。

不过为了之后能轻松一些,他还是提前把杨先生布置的课业完成了,之后想做什么都随自己。

古代过年确实麻烦,他一个小孩子,就做了好几件衣裳,出门的,见客的,祭祖的,日常的等等。

除夕这日祭祖,他才算是第一次真正的见到封氏族人,赫赫扬扬地足足有二百多人,就这还是剔除了五服之外的,否则只会更多。

他虽然年幼,但是祭祖还是要参加的,因为父亲是世子的缘故,他站得还挺靠前。

封家祠堂的位置是在侯府外院,靠西的位置单另辟出来,又在此处开了一扇门,封氏族人可以从此门进出。

刚进来没多久,就看见周围人互相打招呼行礼。他是小孩,又都不认识,所以谁也没搭理,只是没走出两步,就有人主动上前打招呼。

“二叔好!”

“给二叔请安。”

“二爷爷好!”

“我竟是爷爷辈?”大郎拉着一脸懵逼的封砚初继续往里走,站到自己该站的位置,并小声嘱咐其他孩子,“你们快跟上来!”

此次祭祖,老侯爷是主祭,世子封简宁陪祭,献帛的是大郎封砚开,一水的长房长子。然后是传菜,接着再按照顺序跪好祭拜,最后才算结束。整个过程中封砚初只是谢谢参与,有他没他无甚区别。

之后的环节他兴趣不大,直到夜幕降临,全家一起吃饭守岁过除夕。

这也就是富贵人家与普通老百姓的区别了,普通老百姓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顿好的。

武安侯府过年准备的菜肴十分丰盛,什么炸笋鸡汤、金玉羹、水晶脍、酒酿清蒸鸭子、五色饺子、八宝鱼蓉等等,但这些东西素日想吃也是可以吃到的。所以除了封砚明以外,对于其他人而言吸引力也就那样。

老太太看到封砚初吃的并不多,关心道:“可是哪不舒服,怎么吃的这么少?”

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吃的不少啊,“祖母,我吃的挺多的。”

大娘子却狐疑地看过来,“二郎,你莫不是节食?”

“节食?节什么食?”封简宁将话收入耳内。

“前俩月,我听李妈妈说二郎觉得自己胖了。”没错,自从大娘子关注封砚初以后,她叫李妈妈的频率直线上升。这就是小孩子的无奈,丝毫没有隐私,没有话语权。

“胖胖的多好啊,你瞧明儿就很好。”婶娘温氏听了这话拿儿子举例,在她心里孩子胖胖的才健康。

封砚明一边埋头苦干,一边说道:“吃东西多好啊,我就喜欢吃东西。”

封砚初觉得自己被公开处刑,竟然有些尴尬,于是赶紧圆场,“你们误会了,我今夜吃的不少,只是现在时候不早了,我担心夜里睡觉积食。”

老太太这才松了一口气,她就是担心二郎体弱,再不好好吃饭岂不是更糟糕,“那就好。”

此时二叔却道:“要我看,这小子八成是惦记压岁钱了,之前不是要自己保管月钱吗?”

二叔这一打岔,众人都纷纷笑起来。

其实最期盼压岁钱的反而是三郎,因为他的钱全被张姨娘保管,手里没有一分钱。之前被外面的东西勾引出兴趣,到现在还没忘,他就盼着拿到压岁钱让人买些回来。

封砚初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直接拉三郎下水,免得所有人都以为他掉钱眼里,“要我看,明明是三弟最期盼压岁钱,他的月钱都被张姨娘收起来了。”

封简宁还记得三儿子被小厮哄骗的情形,直接决定,“既如此,今年三郎的压岁钱依旧让他姨娘代为保管。”

三郎可怜兮兮的看着父亲,敢怒不敢言。封砚初见他可怜,给他嘴里塞了一块糕点,并且拍了拍背,“多吃点吧,心情会好一些。”

长辈们给的压岁钱还是很丰厚的。

老侯爷与老太太分别给了每人八两银币,封简宁与大娘子每人是五两,二叔与婶娘也一样。

如此算下来,每个孩子都可得三十六两的银币,这些钱普通人家可以生活一年半有余。封砚初的钱匣子依旧很空,只装了四分之一不到的样子。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