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第16章

时光荏苒,如同未名湖面的薄冰,悄然滑过。转眼间,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已然过半。深秋的燕园,银杏金黄,枫叶似火,为这座百年学府披上了浓墨重彩的盛装。

陆鸣的生活仿佛也进入了某种稳定的节奏。他按部就班地上课、去图书馆、在宿舍与三位性格迥异却相处融洽的室友插科打诨。表面上,他是一个勤奋、略显内向但基础扎实的考古系新生,甚至因为偶尔在课堂上能提出一些独到见解,而愈发受到几位任课老师的注意。

暗地里,他的积累从未停止。探索点数的增长虽不如国庆期间迅猛,但也通过数次独自或与苏晚晴同逛潘家园,稳步提升到了近500点。系统商城里的《基础机关辨识》技能(需600点)已然在望,这让他心中多了几分期待。

与苏晚晴的交往也维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点上——她偶尔会约他一起去潘家园或博物馆,美其名曰“现场教学”,陆鸣大多时候会应允,一方面是不好一再拒绝同学的好意,另一方面,他也发现苏晚晴在文物鉴赏上确实有灵性,而且有她在,某些摊主反而更愿意拿出些压箱底的东西,让他间接多了些“扫描”机会。两人关系比普通同学亲近,却又始终隔着一层恰到好处的距离,引得周峰等人时常调侃,陆鸣也只一笑置之。

日子,似乎过得平静而惬意。

这日,刚结束一堂关于汉代墓葬制度的专业课,主讲老师,也是他们的导员李卫国教授,并没有立刻宣布下课,而是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台下这群经过半个学期熏陶、眼中少了几分懵懂、多了几分对专业好奇的学生们。

“同学们,安静一下。”李教授的声音将课后的些许嘈杂压了下去,“在这里宣布一个通知。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考古工作的现场,将课堂理论与田野实践相结合,学院决定,在后天,组织我们班全体新生,进行一次游学活动。”

话音一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游学!对于这群大多还停留在书本和实验室阶段的考古新生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李教授,我们去哪里游学啊?”有同学迫不及待地发问。

李教授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地点,在北京西北郊,怀柔区境内。目标,是一座已经完成考古发掘的明代公主墓。”

公主墓!这三个字仿佛带着魔力,让所有学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皇室墓葬,向来是考古研究中的重点,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物价值极高。

然而,李教授接下来的话,却给这份兴奋浇上了一点现实的冷水,也带上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不过,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这座公主墓,并非我们考古队首次发现的‘完整’墓葬。”李教授语气转为严肃,“根据我们的发掘记录和现场迹象判断,这座墓早在多年前,就曾被盗墓贼光顾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进行的,是抢救性清理和发掘保护工作。”

“被盗过了啊……”台下响起一片惋惜的叹息声。仿佛一件精美的瓷器,还未得见全貌,便已有了裂痕。

“但是!”李教授提高了声音,“这正是我要强调的!被盗掘的墓葬,同样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教学价值!通过观察盗洞的走向、破坏的痕迹,以及残存的文物和墓室结构,我们依然可以获取大量信息,甚至可以反向推演古代盗墓者的手法、动机,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同时,也能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盗墓行为对历史文化遗存造成的不可逆的伤害,以及我们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尽可能地从废墟中抢救、解读、保护历史的碎片!”

李教授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名考古学者对自身使命的坚守和对破坏行径的痛心。

陆鸣坐在座位上,面色平静如常,但内心深处,却因为“盗墓贼”三个字,泛起了细微的涟漪。他脑海中那个沉寂许久的系统界面,似乎也随着这三个字,微不可察地波动了一下。他想到了黑水山悬棺那诡异的蜃蛇,想到了系统“盗墓”的核心,一种莫名的直觉告诉他,这次游学,或许不会只是一次简单的现场教学。

“这次游学的目的,主要是观摩学习。”李教授继续布置任务,“大家需要仔细观察墓室结构、残存的壁画痕迹、棺椁形制,以及考古发掘现场的各类迹象。回来后,每人需要提交一份不少于两千字的观察报告,计入本学期实践成绩。”

交代完注意事项和集合时间地点后,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游学。

“公主墓啊!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点好东西?”

“都被盗了,估计剩不下什么了。”

“能看看墓室结构也好啊,总比光看书本上的图纸强!”

“听说明代公主墓的规制也挺高的……”

周峰凑到陆鸣身边,挤眉弄眼:“鸣哥,公主墓诶!说不定能沾点皇家贵气!”赵伟则更关心实践:“总算能出去放放风了,天天上课憋得慌。”沈一凡已经拿出笔记本,开始罗列可能需要重点观察的要点。

苏晚晴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陆鸣,这次游学正好可以实践一下你教我的那些知识了。”

陆鸣对她笑了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西北的方向,那里是怀柔山区的所在。一座被盗掘过的明代公主墓……系统会不会因此发布任务?墓中除了考古队清理出的,是否还隐藏着未被发现的秘密?或者,残留着某些……非常规的东西?

一种混合着学术好奇与系统相关警觉的复杂情绪,在他心中悄然滋生。

接下来的两天,陆鸣看似如常地学习生活,暗地里却做了一些准备。他查阅了大量关于明代皇室墓葬制度,特别是公主墓规制的资料,了解了墓室结构、随葬品特点以及可能的防盗措施。他甚至再次梳理了《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关于阴宅选址、布局的相关论述,试图在脑海中预先构建一个理论模型。

他还特意去了一趟“学生文物保护协会”那间简陋的办公室,向副会长刘斌打听是否听说过这座公主墓的相关信息。刘斌倒是知道一些,告诉他这座墓是几年前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意外发现的,发现时就已经有明显的盗洞,考古队介入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时还在校内引起过小范围的讨论,不过因为破坏严重,出土器物不多,后续报道就少了。

“怎么,陆小弟对这座墓感兴趣?”刘斌好奇地问。

“嗯,过两天班级游学要去那里,提前做点功课。”陆鸣解释道。

“哦,那是好事。多看看现场,比读死书强。”刘斌表示赞同,并未多想。

游学出发的清晨,天色微熹,凉意袭人。考古文博学院大一的新生们在指定地点集合,乘坐学校安排的大巴车,向着怀柔山区进发。

车上气氛热烈,同学们或是兴奋地聊天,或是抓紧时间补觉,或是再次翻看相关资料。陆鸣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城市景象逐渐被起伏的山峦和稀疏的林木取代,心中那份莫名的预感愈发清晰。

他悄然运转《基础敛息术》,将自身的气息收敛到最低,同时,左胸口的麒麟纹身,即便处于隐藏状态,也传来一种极其微弱、却持续存在的温热感,仿佛在感应着远方某种同源或者相斥的力量。

他闭上眼睛,意识沉入系统界面。那空置了许久的任务栏,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但陆鸣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

当大巴车最终在一条偏僻的山路尽头停下,众人跟随李教授和另外两位带队老师,徒步走过一段崎岖的小径,来到一处被临时围栏和保护棚覆盖的遗址前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那是一个依山开凿的墓穴入口,汉白玉的石门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一个黑黢黢的、如同巨兽张开的嘴巴般的洞口。洞口周围散落着一些碎石和黄土,显示出曾经发掘的痕迹。一股混合着泥土、岩石和淡淡霉味的、属于地底深处的阴凉气息,从洞口中弥漫出来。

“同学们,我们到了。”李教授站在墓穴入口前,神色肃穆,“这就是我们本次游学的地点,明代某位郡主的墓葬。大家跟随我,保持秩序,注意脚下安全,我们进墓室参观。”

众人怀着好奇、兴奋又略带一丝紧张的心情,依次鱼贯而入。

墓道并不长,但向下倾斜,光线迅速暗淡下来。老师们打开了携带的强光照明设备,将墓室内部照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空旷和残破。墓室规模不算很大,但可以看出前室、后室的基本结构。四壁原本应该有壁画,但如今只剩下一些模糊不清的彩色痕迹和斑驳的墙体。地面上散落着一些破碎的砖石和陶片,显然是被盗扰和清理后留下的狼藉。后室中央,汉白玉材质的棺床依然还在,但上面的棺椁早已腐朽不堪,只剩下一些残木和漆皮,诉说着曾经的奢华与如今的凄凉。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墓室一侧的墙壁上,一个明显是人为开凿的、不规则的黑洞——盗洞。洞口边缘粗糙,仿佛在无声地控诉着曾经的暴行。

同学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和议论,为这真实的考古现场,也为这触目惊心的破坏。

“大家看这里,”李教授指着盗洞,声音在墓室中回荡,“这就是盗墓贼留下的罪证。他们为了攫取陪葬品,完全不顾及对墓葬结构的破坏和对历史信息的毁灭……”

陆鸣跟在队伍中,目光却如同最精细的扫描仪,飞快地掠过墓室的每一个角落。他不仅在看那些显眼的遗迹,更在运用那初步掌握的风水感知,体会着这座墓穴的气场。

墓穴原本的风水格局确实不错,藏风聚气,但如今,那股气已经散了,只剩下一种沉郁的死寂和……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和谐的“残留”。那残留的气息,带着一种阴冷、晦涩的感觉,与黑水山悬棺那里感知到的阴性能量有些类似,但更加微弱和杂乱。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那个幽深的盗洞上。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那盗洞深处,似乎并不仅仅是通往山体,还萦绕着一丝极其淡薄、却让他体内麒麟血脉微微躁动的异常波动。

就在这时,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那沉寂了许久的系统提示音,冰冷而清晰地,在他脑海中响了起来:

【叮!检测到特定历史遗迹(已被破坏),环境能量场紊乱,符合任务触发条件。】

【探索任务发布:探查“公主墓”盗洞深处(0/1)。】

【任务目标:深入盗洞,探寻能量异常源头,并记录相关信息。】

【任务奖励:探索点数300点,随机技能卡x1。】

【警告:盗洞内部结构不稳定,可能存在未知风险,请宿主谨慎行事。】

任务……果然来了!

陆鸣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和周围同学一样的、对眼前景象的好奇与专注。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个幽深的盗洞,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芒。

这趟看似普通的游学,看来不会平静地结束了。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