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心如刀割,她的宝玉真的如此绝情吗?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呼喊着他的名字,声音之大惊动了周围的丫鬟,她们急忙唤醒王夫人。
醒来后的王夫人被冷汗浸透,头晕眼花,仍沉浸在刚才的情境中。
她开始想象,如果贾家遭遇困境,宝玉是否会真的做出令人寒心的选择。
这个假设让她无法确定,她担心自己的宝玉真的是个绝情的人。
在亲情面前,他似乎只会在女儿面前献殷勤。
王夫人的思绪越发混乱,病情恶化,失去知觉。
贾政得知后急忙请来太医诊治。
经过诊断,太医认为王夫人的病因是天气变化、心情以及自身原因导致的病症,需要好好调养。
贾环得知消息后心生得意,他的药剂果然有效。
整个荣国府很快都知道了王夫人病情严重的消息。
赵姨娘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痛快,她诅咒王夫人病重甚至死去,最好连宝玉也一并带走。
王夫人清醒后烦躁不已,昨日刚惩治了赵姨娘,本想趁机一举打压贾环,却没想到自己先病倒了。
她不甘心只看着贾环去参加考试,于是心生毒计。
她让人把贾环叫到房间,命令他为她抄佛经祈福。
考试在即,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贾环无法温书。
然而贾环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冷笑不已。
他知道王夫人的计谋,对她的行为感到愤怒和鄙视。
这个毒妇毫无反省之心,居然在病中还想着要害自己。
他已经开始在心中谋划如何应对这场互相的伤害。
贾环巧妙地利用自己提取的后世药剂学药粉,将其混入香囊以掩盖真实气味。
他佩戴着这个香囊,进入王夫人的卧室,专注为王夫人抄写祈福。
虽然贾环为王夫人服务不是第一次,但贾宝玉却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的描写中,贾环会在王夫人面前作势,让彩云倒茶,玉钏儿剪蜡花等。
然而,这一世的贾环表现得十分安静,只是专心抄写,小丫头们也都静悄悄的。
贾府的上下人员都是人精,明白太太对贾环的不满,所以没人敢接近他。
但彩云还是为他奉上了香茶。
贾环微笑接受,并没有道谢,以避免为她带来麻烦。
王夫人看着贾环一丝不苟地抄写佛经,内心既怨毒又痛快。
她感到头晕、喘息困难、心情烦躁,而贾环则认真地抄写经书,对他来说,这就像是休息。
原本他打算考试前休息几天,现在看到王夫人难受的样子,他心情十分愉悦。
贾环享受这种互相伤害的感觉,并期待谁能笑到最后。
这一日,他一直在王夫人房间里抄写经书,而王夫人的病情也在加重。
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要求贾环第二天再来抄写经书。
贾母和贾政听闻此消息后,虽然不满,但并未多说什么。
他们尊称王夫人一声当家太太,时常顾及她的颜面。
贾环虽为读书之材,但终究是庶子出身,对荣国府的权势而言,他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连续几天,他依然前往王夫人处抄录经书。
这一行为引发了赵姨娘、晴雯、吉祥等人的不满,她们在背后对王夫人诅咒不断。
同样,探春、薛宝钗、林黛玉等女子也在担忧贾环的心境会受到影响。
宝玉每日遵循礼仪,对王夫人嘘寒问暖,但私下里仍不免轻浮之举。
彩云对贾环留心,却对宝玉的举止不予理睬。
王夫人内心本已对宝玉的冷漠感到心痛,加之病势加重,心中更是焦虑。
她想起之前的梦境,忧虑宝玉是否真的无情。
而贾环的行为似乎也在暗示着什么,使得她心中愈发不安。
贾府上下因王夫人的病情而慌乱,请来太医诊断。
太医却认为王夫人的病情恶化源于心事过重,虽然病中但仍不能放下琐事。
众人不禁联想到贾环的存在,目光纷纷投向他。
在府试临近的日子里,王夫人的病情日益严重,这让贾母和贾政等人的脸色变得复杂。
面对众人的目光,王夫人心中痛苦却无法言明。
贾环每天抄写经书的安静模样让她感到欣慰,但对于自己病情的恶化却感到困惑。
贾母询问府试的开始时间,贾环点头确认。
贾母道:“今日不必抄经书了,你回去准备考试。
务必全力以赴,莫让你父亲失望。”
贾环应声道:“是,孙儿明白,这便告退。”
贾母发话后,贾环欣然回府。
王夫人虽心有怨气,却也无可奈何。
贾母与贾政交谈后离去,王夫人在贾环走后,竟觉得心情舒畅,身体似乎也有所好转。
她心中不禁生疑,是否因贾环在身旁,她的病情才加重?但想来,她正因拘着贾环抄写经书而欢喜,怎会致病情加重?她疑惑地想,莫非这小子的命格真的特殊?
然而 ** 是王夫人的病情因贾环佩戴的香囊而加重。
次日清晨,赵姨娘及晴雯等人为贾环准备早饭,一路送到府外。
目送贾环登上马车远去后,她们才返回。
赵姨娘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贾环考试顺利。
王夫人醒后得知贾环的动静,心中更加不快。
她起身前往佛堂烧香祈祷,却诅咒贾环考试不中。
虽然原本想骂他,但在菩萨面前还是克制住了。
贾环来到考场,对考试流程已非常熟悉。
经过一系列检查后,他进入考场。
府试流程比县试更为严格。
考生除考引外,不得携带任何物品。
考试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共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
第一场考帖经,主要考察记忆力。
对贾环来说不在话下。
他迅速完成作答。
接下来的考场生活艰苦朴素,考生每人只有两个大饼为食。
在府试的早期阶段,曾提供肉馒头等荤食给考生。
然而,由于一次食物变质导致考生集体腹泻的意外事件,后续考试只供应简单的馒头或大饼,以填饱考生肚子为主,不再考虑食物口味和营养。
贾环在考试期间,有次需要去厕所,便拉动身边的小铃。
随着交卷时间的临近,他也与其他考生一同交卷。
交卷后,差役会过来将试卷糊名,放入匣中,并收回考试用品。
当交卷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便会放考生离开。
对于首场考试,贾环非常有信心。
三日后放榜,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虽然这次只公布了座位号,但贾环的表现足以让人瞩目。
贾府的人吃一堑长一智,没有再闹出之前的笑话。
第四日,贾环继续参加第二场考试,主要考察杂文,包括论、表等文体。
这场考试对寒门子弟来说颇具挑战,但对贾环而言却轻松过关。
随后的第三场考试是府试的最后一场,通过者将被称作童生。
虽然童生不算正式功名,但成绩优异的童生每月可领取米粮。
这场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贾环因对大夏律有全面了解和背诵许多案件实例和判文,在这场考试中占尽优势。
在贾环完成府试考试后走出考场,显得有些恍惚。
他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但结果还需等待放榜。
回家后,赵姨娘询问他的考试情况,贾环表示答题都完成了,但无法确定是否能通过。
晴雯则暗示贾环可能有九成把握。
赵姨娘听后眼前一亮,充满期待。
贾环表示答题虽好,但人外有人,谁也不能确定结果。
他感到疲惫,打算先去洗澡。
赵姨娘让晴雯服侍他。
晴雯进入房间服侍洗澡,赵姨娘好奇地询问晴雯为何没有进去。
晴雯解释是贾环不让她进去。
赵姨娘随后表达了对晴雯的满意,并暗示她将来可能成为贾环的房里人。
尽管赵姨娘并没有这个权力,但晴雯对赵姨娘心存敬意,知道她在贾环心中的地位。
尽管在红楼书中赵姨娘被描绘得又蠢又笨又坏,但她其实有一些手段。
她曾哄骗王夫人身边的大丫鬟彩云偷取东西给贾环,并在贾环误会彩云后劝慰彩云。
这些举动显示了赵姨娘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并真的拉拢了一些真心交好的丫鬟婆子。
而晴雯则是贾府中的美女丫鬟之一。
她和赵姨娘容貌相似,都是花容月貌,且都伶牙俐齿。
因住在同一个院落,两人关系亲近,常互相照应。
沐浴后换上新衣的贾环,疲惫之感消减大半。
此时,贾母派鸳鸯来叫他。
不得不说,贾母独具慧眼。
贾母 ** 出的丫鬟,如鸳鸯、袭人、晴雯等,个个都是绝色佳人。
今日鸳鸯穿着青缎掐腰背心,下配水绿色裙子,身姿曼妙,衬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令贾环短暂失神。
随后,晴雯的咳嗽和眼神让场面有些尴尬。
到了荣庆堂,贾母问及贾环是否能高中,贾环依然保持谦虚谨慎的回答。
这种回答让贾母略感失望,却令王夫人感到欣慰。
王夫人心中暗自嘀咕,贾环在府试前的健康状态与她在屋内的状态息息相关。
晚上,林黛玉与探春来访,同样问及此事。
贾环坦然面对,表示尽力而为,结果仍需等待揭晓。
林黛玉对贾环的谦逊表示赞赏,探春则期待贾环能在院试中取得秀才功名。
对于探春的期待,贾环内心颇为复杂。
探春对待赵姨娘的态度使贾环心生不适。
尽管探春自幼被养于王夫人膝下,且当时社会背景使其必须称王夫人为太太,称呼赵姨娘为姨娘,但在贾环穿越过来后,赵姨娘的行为有所改变,探春对她的态度也有所亲近。
当探春谈及将来的规划时,贾环明白她是在激励他考取功名后自立门户。
他们的对话让林黛玉感到羡慕,并开玩笑提议嫁入贾府成为探春的弟媳。
尽管被探春打趣并意外跌入贾环怀中,林黛玉最终因贾环的安慰而破涕为笑。
告别后,贾环沉浸在与林黛玉接触的余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