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殊不知史册曾载:南朝梁将 ** 之率数千精兵北伐,连破二十万重兵把守的城池。既有此先例,刘凤以五千铁骑破敌,倒也不算绝无可能。

刘宏闻言冷笑:”渔阳战况真伪,宣平阳侯使者入殿便知!”随着天子略显虚弱的嗓音在殿中回荡,侍从即刻传召候命多时的韩忠等人觐见。

崇德殿内,韩忠一行跟随宦官入内,三人立即跪拜行礼:”末将拜见陛下!”

“平身。”刘宏威严抬手,随即急切询问:”听闻平阳侯在渔阳大破鲜卑乌桓联军,此事可真?”

韩忠双手呈上文书:”启禀陛下,此乃幽州刺史刘焉大人亲笔奏章。”

侍立一旁的张让快步取过奏章,恭敬递至御座。刘宏仔细览毕,龙颜大悦:”好!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战功,当真是我朝霍去病再世!朕欲知此战详情。”

这份盖有幽州刺史印玺的战报,配合北军统帅卢植的佐证,确凿证实了平阳侯以少胜多,创下堪比当年骠骑将军的赫赫战功。刘宏对宗室子弟建立如此功业倍感欣慰。

“末将愿为陛下详述战况。”韩忠向前一步,将渔阳之战始末娓娓道来,满朝文武静听其言。

了解完战役细节,刘宏击节赞叹:”少年英雄!平阳侯真乃当世霍骠骑!”殿下群臣默然,面对着铁证如山的事实,世家官员们皆无言以对。

“恭贺陛下!恭贺大汉!”清流官员们齐声赞颂平阳侯的功绩,顺带向天子献上溢美之词。

刘宏抬手示意,殿内瞬间安静。他扬起嘴角,目光扫向韩忠三人,肃然问道:“平阳侯何时能班师回朝?”

韩忠上前一步,朗声答道:“启禀陛下,侯爷有言,区区草原胡虏竟敢犯我大汉疆土,罪不容恕!侯爷既为皇族子弟,又身负朝廷官职,自当为陛下分忧。此番北征,定要痛击胡虏,令其胆寒,教他们明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更要让胡虏知晓,陛下乃天可汗,大汉疆土神圣不可侵!”

这番话令刘宏龙颜大悦。他拍案赞叹:“好一个‘虽远必诛’!朕便是胡虏的天可汗,大汉永为草原之主!”

“恭贺陛下!恭贺天可汗!恭贺大汉!”群臣纷纷应和。

刘宏心情畅快,“天可汗”之称一扫连日阴郁。他暗自感慨:刘凤这孩子素来贴心,这些年进献珍宝、恪守孝道,如今更亲赴边关为国征战,真乃当代霍骠骑!更难能可贵的是文武双全,堪称宗室翘楚。

“尔等且回蓟城候命。”刘宏挥袖道,“待平阳侯凯旋,传朕口谕令他返京。朕要在崇德殿设宴封赏,亲见这位宗室第一俊杰。退朝!”

刘宏大笑着起身,拖着臃肿的身体缓缓离开崇德大殿。

张让见天子面露喜色,心知事已办妥,连忙向韩忠等人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先行退下。自己则迈着瘦削的身躯,紧随天子步伐而去。

朝会很快结束,文武百官与韩忠等人一同离开了皇宫。

洛阳城内暗流涌动,朝臣们私下议论纷纷:

以议郎蔡邕为首的部分官员认为,平阳侯刘凤崛起之势已成,为避免其倒向敌对阵营,应当主动拉拢。

而以太仆袁逢等人为首的士族官员则担忧,刘凤若成为皇室派系领袖,将严重损害世家利益,主张予以打压。

此刻无人知晓刘凤率领的五千铁骑去向。北军主帅卢植为防不测,并未率军返京,而是派出斥候往渔阳以北搜寻接应,但严令不得越过长城深入草原。这支北军仅有千余骑兵,主力皆为步兵。

原来当日渔阳城北,刘凤用两百架百战神机弩对鲜卑乌桓联军实施两轮齐射,十余万胡骑在巨弩轰击下阵脚大乱。更令敌军绝望的是,那员汉将亲率五千精骑在后穷追不舍。如今这支铁骑已悄然抵达长城边界。

辽阔草原上的十余万胡族战士此刻已彻底溃败,军心涣散。刘凤抓住战机,亲率关羽、张飞、臧洪及五千铁骑乘胜追击。

残存的八万胡兵仓皇向北逃窜,企图退回长城外的草原。刘凤指挥精锐骑兵紧咬不放,持续施加压力。

胡族联军虽派出万夫长、千夫长率部断后,但连日奔逃加上粮草断绝,士气衰竭的部队根本无法抵挡汉军的锋芒。

刘凤麾下将士粮草充足,又携大胜之威,士气正盛。反观胡族联军,八万之众竟被五千汉军铁骑击溃,想要重整旗鼓已无可能。

溃逃途中,联军丢弃了全部粮草辎重。不仅将士饥肠辘辘,连战马也饿得无力奔驰。他们试图劫掠补给,但渔阳以北早被洗劫一空,边塞本就人烟稀少,哪还有物资可抢?

绝境之下,联军内部矛盾爆发。贵族将领们将战败归咎于鲜卑大单于和连,指责他刚愎自用、指挥无方,才导致渔阳惨败。

暴怒的和连竟派亲信斩杀了几名闹得最凶的贵族将领。此举无异于火上浇油,联军彻底陷入内讧。为争夺所剩无几的物资,各部相互厮杀。

虽有明智者试图平息纷争,但在八万将士绝望的怒吼中,他们的劝解完全被喊杀声淹没。正所谓祸不单行,这支曾经的雄师如今已走向末路。

八万草原骑兵为争夺粮草陷入混战时,刘凤已亲率关羽、张飞、臧洪及五千铁骑突袭而至。

这些草原骑兵早被汉军铁骑震慑得肝胆俱裂,加上粮草匮乏,连举刀的力气都丧失殆尽,很快便溃不成军,再次仓皇逃命。

前有汉军追击,后有盟军为粮草自相残杀,鲜卑乌桓联军的兵马日渐减少。

即便如此,残存的六七万联军仍成功突破长城,逃回北方草原。

刘凤率领着关羽等将及五千精锐骑兵也紧随其后,跨过长城闯入草原腹地。

但茫茫草原极易迷失方向,加之地域辽阔人迹罕至,刘凤开始犹豫是否该继续深入追击。

连日征战已令五千将士疲惫不堪,此刻或许正是凯旋的最好时机。

毕竟在关内追击溃军尚可,但若深入草原腹地,在自己全无地利之处,极易遭遇敌军埋伏。

经过深思熟虑,刘凤决定在周边扫荡一番,缴获大批牛羊马匹后,便准备全军班师。

就在此时,鲜卑乌桓联军却派来使者,向大汉帝国递上了降书。

鲜卑大单于和连当真是命不该绝。在逃亡途中,在联军内部的自相残杀中,他竟然未被其他贵族将领所害,安然逃出生天。

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当他回到鲜卑王庭时,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麻烦。

其一是这次渔阳会战惨败,二十万大军折损过半,仅剩六七万兵马逃回草原。

其二是联军中那些被他处死的贵族将领,其部族必将起兵反叛,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雪上加霜的是,那汉人小将率领五千精锐铁骑踏上了草原。汉人朝廷是否要大举北伐?倘若效仿昔日剿灭匈奴之举,欲将鲜卑汗国连根拔起也非痴人说梦。

内外交困之下,和连只得遣使向大汉俯首称臣。他妄图借此喘息之机整顿王庭,为此不惜摆出十足诚意——不仅向汉天子称臣,更许诺年年进贡数万牛羊骏马。

平阳侯刘凤与鲜卑大单于和连在两军阵前缔结条约。来自现代的刘凤对所谓”上国恩威”嗤之以鼻,既胜便定要索取最大利益。在他眼中,战败者合该献上所有。

《渔阳条约》由此诞生:

一、鲜卑永世臣属大汉,奉汉帝为天可汗;

二、岁贡牛五万、羊八万、良马四万;

三、立即遣返所掳汉民;

四、大汉征召时须即刻响应。

和连目眦欲裂地签下姓名,北方烽烟就此熄灭。面对鲜卑大单于怨毒的目光,刘凤倨傲如故,更勒令其亲书降表,遣重臣随行赴洛阳请罪。

马蹄声里,刘凤押着使团班师回朝。而败归漠北的和连,等待他的将是更棘手的烂摊子。

凯旋归途

秋风卷起黄沙,刘凤骑在战马上眺望绵延数里的辎重队伍。昔日五千铁骑已成牧羊人,驱赶着如云朵般铺满草原的缴获。四万匹骏马嘶鸣,数万牛羊挪动,金银器皿在木箱里碰撞出清脆声响。

“侯爷,这批战马足够组建新的火骑兵了。”亲兵统领指着毛色油亮的草原马。刘凤摩挲着腰间玉佩,眼前浮现朝堂赐封的景象。渔阳战功加上这些缴获,至少能换来两千石俸禄的晋升。

长城垛口出现玄色旌旗时,赵云正在督促士卒磨砺矛尖。见烟尘中浮现平阳侯的纛旗,他紧绷的肩线终于松动。两军汇合激起漫天尘土,辎重车队吱呀作响地穿过城门洞。

渔阳城外十里亭,高焉的官袍被秋风吹得猎猎作响。当装满犀角的檀木箱抬到面前时,这位太守的瞳孔骤然收缩。”诸位辛苦。”刘凤将羊皮账册递过去,顺势滑入对方袖中一串珊瑚珠子。官员们抚摸着分到的耕牛,仿佛已经看见来年丰收的麦浪。

蓟城的迎接阵仗远比渔阳隆重。卢植的明光铠在朝阳下闪烁,刘焉的仪仗排出半里余地。刘凤勒住缰绳,目光扫过刺史身后的捧印侍从——那方紫檀官印盒,分明是二千石 ** 制式。

刘凤远远望见叔叔带着幽州众官员迎出城来,连忙翻身下马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礼道:”侄儿拜见叔父!”

刘焉满脸欣慰地打量着这个出息的好侄儿,捋着花白的胡须朗声笑道:”子度果真给咱刘家长脸!以少胜多击溃鲜卑乌桓联军,解了幽州之危不说,如今你的威名可是传遍十三州了!”

刘凤憨厚地挠头笑道:”都是托叔父和诸位大人的福,要不是后方调度有方,侄儿哪能在渔阳建功。”他心里明白,战功谁也抢不走,不妨多说些漂亮话让长辈高兴。

刘焉拉着侄儿来到一位气度不凡的武将跟前:”子度,这位是朝廷派来的北军统帅卢植大人。卢子干的大名,想必无需我多言吧?”

这位涿郡名士卢植,不仅是当朝名将,门下更是英才辈出。刘凤连忙恭敬行礼:”见过卢将军!”

卢植抚须端详着眼前的少年将领,眼中满是赞赏:”果然是英雄出少年!郑康成教出个好 ** 啊!”

“将军过誉了,”刘凤腼腆道,”晚辈能有些许成绩,全赖师长们栽培。”

“哈哈哈!”刘焉大笑着打断两人的客套,”咱们别在这儿互相吹捧了,不如回府设宴,好好为咱们的少年英雄庆功!”

卢植含笑点头称是。刘凤转身招来四位心腹将领,低声吩咐道:”云长、翼德带着火骑兵和战利品先回锦绣山庄。子龙率军把兵马和缴获的牲畜都送回蓟城军营。子源暂且跟着我赴宴。”

“遵命!”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与臧洪四位将领齐声应答,拱手领命。

蓟州刺史府正厅灯火通明,宴席正酣。刘焉与卢植二公不断追问渔阳之战的详细情形。刘子度不疾不徐,将战役始末娓娓道来,包括迫使鲜卑大单于和连签署城下之盟的经过。

听罢战事全程,两位重臣相顾骇然。盘踞北疆数十载的鲜卑铁骑竟被打得俯首称臣,此事若非鲜卑使节在场佐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此役斩获胡虏首级十余万,更换来北境十余年太平,缴获的金银牲畜更能充实国库。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