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的8月下午很热,一行人走走停停,直到晚上8点,天马上要黑的时候,才看到萧家村的村口。
下午出发前,萧大海就给大队打了电话,这会村口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村口的大槐树上挂着白幡。
萧家老太爷萧清树扶着媳妇孙小兰站在最前面,旁边是萧家老爷子,也就是萧明礼的爷爷奶奶萧开林和陈翠屏。
前面持有大队长萧开金和萧家小队长萧开明,后面是密密麻麻的萧家族人,在后面是其他杂姓人家。
这里原本只有萧家村,后面随着战乱,萧家村周围陆续出现几个杂姓村,这些村子合在一起,组成了萧家大队。
驴车和牛车慢慢靠近,最后停在村口,人群有些骚乱,萧明义作为萧大山家现在的当家人,带着萧明仁分别抱着萧大山夫妇的骨灰盒,走到萧清树面前跪下,
“太爷爷,重孙萧明义带萧家萧大山,孙媳王大丫回村。”
74岁的萧清树面色红润,发须皆白,齐肩的长头发束在脑后,一尺长的胡子垂在胸前。
面对重孙和大孙子的骨灰盒,萧清树的脸上看不出喜悲,只是声音有些沙哑,“起来,都起来。”
萧明礼和萧明智用力把他俩拉起来。
老太奶孙小兰早已泣不成声,被儿媳妇,也就是萧明礼的奶奶陈翠屏扶着,缓步走到萧明仁兄弟面前,轻轻抚摸着萧大山夫妇的骨灰盒,颤抖着说不出话。
因为萧清树的缘故,孙小兰只生了一个儿子,等儿子长大生了三个孙子,她如珠如宝的护着长大。
没想到,她还没进祖坟,大孙子居然先她一步走了。
萧大海和媳妇周艳赶紧上前安慰。
萧家村长,也是萧家这代的族长萧开明神色肃穆的走过来,“老爷子,时间不早了,先把大山夫妇的骨灰送进祠堂,明天早上在上山。”
“行,就这样吧。”
萧明仁和萧明义抱着骨灰盒在族人的护送下去祠堂,萧明礼的娘周艳抱着小丫头萧明慧,一行人来到祠堂放好骨灰盒。
萧清树早就和萧开明商量好,要在祠堂外面的小广场上办席。
这年头大家都不富裕,只能东家拿点粮、西家凑点菜,勉强整个席面。
第二天一早,小广场开始忙活中午的席面,萧开林带着儿子萧大海和族长萧开明,以及族人把萧大山夫妇送进了族坟。
萧清树夫妇坐在祠堂,陈翠屏和周艳守在身旁,萧家老五,也就是三房最小的儿子萧明信拉着萧明慧跟在两人身后。
和萧清树同辈的人都已经不在,大家都担心他们受不了刺激,身体出问题。
老太奶孙小兰一晚上没睡着,精神萎靡的半靠在萧清树肩膀上。
“媳妇,我知道你伤心,可是大山两口子的孩子都小,还需要咱们照顾,你可不能倒下。”
孙小兰闭着眼睛,声音里透着疲惫,“我知道你这个老东西靠不住,肯定会保护好自己身体,给我大孙子看好孩子。”
萧清树苦笑,“媳妇,我早就改了。”
“你改个屁!”孙小兰突然坐直身体,“萧清树,你这辈子过的是真舒坦,
小时候靠爹娘,青年靠哥姐,中年靠儿子,老年靠孙子,你一辈子没下过地,你改什么了?”
陈翠屏拉着周艳和萧明慧走远了些,婆婆中气很足,看样子不会出问题,老人家拌嘴他们不掺和。
萧清树无奈的说:“想当年我也是走过南、闯过北,义和团里抽人嘴,北洋军里踹人腿,
要不是时运不济,当年京城变幻大王旗的时候,我萧家也能当一路大帅。”
73岁的孙小兰骂道:“你还时运不济?你能活着回来都是萧家祖宗保佑,当年要不是洋鬼子进了北京城,我能嫁给你?
还大帅?要不是我跟着你回萧家村,你早死在洋鬼子枪下了。”
“对、对、对,我媳妇说的对,你是我萧家的大功臣。”
萧清树在村里装祖宗,可是在孙小兰这里啥也不是,谁叫他年轻时候不争气,
长年在外面游荡,家里家外全是孙小兰顶着,萧开林6岁就跟着下地,10岁就上山打猎,他能有底气才怪。
这些陈年旧事,孙小兰有气的时候就会拿出来说一次,萧清树已经习以为常,
反正每到这个时候,道歉就对了,千万别顶嘴,否则容易挨打。
萧明信见太爷太奶气消了,带着萧明慧给老人端去茶水,“太爷、太奶给水。”
萧清树和孙小兰看着最小的重孙、重孙女心里很高兴,逝去的人已经去了,活人还得考虑以后,有这么孝顺的重孙,萧家垮不了。
萧大海带着萧明仁兄弟回来,中午萧家族人都好好的吃了一顿饱饭。
下午,萧开明和萧开金劝说萧清树夫妇不要忧思过度伤了身体,然后离开萧家。
萧大海关上院门,一家人坐在屋里商量接下来的事。
“爷爷、爹,明义和明礼在城里和轧钢厂的领导达成了协议。”
萧清树抽着萧明礼带回来的大前门,笑道:“明义是大房顶梁柱,明礼是三房大儿子,虽然年纪还小,不过都是有主意的人,你给我们说说,他们商量的结果是啥?”
他看着两个重孙,眼里满是骄傲,儿子和孙子都不像他,看来重孙不错。
“明义明年要考中专,留明仁和明慧在家不安全,他们院里人都不是好东西,
明义和明礼商量过后,打算让我们全家进城,正好可以照顾明仁和明慧。”
“进城?”萧开林有些不愿意,“咱们这么大一家子进城,吃什么、喝什么?”
萧明义说:“爷爷,我打算把我爹的工位分给三叔,我和大哥、小妹都有补助,加上我爹娘的抚恤金,撑个几年没问题,
等我中专毕业以后,家里日子就能缓过来,
再说明礼成绩也不错,他今年5年级,两年后就能考中专,学校有补助,也能减轻负担。”
说到这里,萧明义看向周艳,“三婶对不起,我娘的工位不能给你,我得给大哥留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