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后山幻阵之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子,涟漪层层扩散。虽未在普通弟子中广泛传播,但在宗门上层与一些核心弟子圈子里,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青竹峰陆昭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惫懒”挂钩,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几日后的一个清晨,朝露未晞,霞光初染。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客人,出现在了陆昭那僻静小院的竹篱之外。

来人一身云隐宗内门弟子标准的蓝白劲装,身姿挺拔如出鞘之剑,仅仅是站在那里,便有一股无形的锐气透出,正是沈清弦。他并未因自己内门天才的身份而有丝毫倨傲,也未擅入小院,只是立于篱外,朗声开口,声音清越如剑鸣:“青峦峰弟子沈清弦,冒昧来访,求见陆昭师兄。”

他的声音干脆利落,带着剑修特有的直来直往,打破了小院惯常的宁静。

陆昭正拿着一个木瓢,慢悠悠地给菜畦浇水,闻声动作微顿,抬眼望去。看到门外那如青松般挺立的身影,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化为一丝几不可察的无奈。该来的,总会来。他放下木瓢,缓步走向院门。

“沈师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请进。”陆昭拉开竹篱门,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

沈清弦迈步而入,目光迅速而仔细地扫过这方简陋却生机盎然、秩序井然的小天地。那几畦青翠欲滴的菜蔬,那株虬枝盘桓的老桃树,树下光滑的躺椅和石桌石凳,一切都透着一种与修仙界格格不入的平凡与宁静。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陆昭身上,那双清澈锐利的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探究,仿佛要將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灰衣弟子看穿。

“陆师兄,前日后山幻阵之事,多谢出手,救下诸多同门。”沈清弦拱手,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寒暄客套。他当时虽不在场,但此事已在一定层面传开,他稍加打听便知详情,尤其对陆昭那神乎其技的手法印象深刻。

“恰逢其会,力所能及,谈不上谢字。”陆昭引他到石凳坐下,取来粗陶茶壶,为他倒了一杯刚烧开的山泉水,雾气袅袅。“沈师弟今日前来,想必不只是为了道谢吧?”

沈清弦接过水杯,并未饮用,目光灼灼地看着陆昭,坦言道:“确实不止。我听闻师兄不仅精于阵法,甚至……丹道亦有涉猎?前些时日,林师妹小考所用丹药,据说也出自师兄之手?”

陆昭笑了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是轻轻摩挲着手中的杯沿:“机缘巧合,偶得些许旁门左道,略懂皮毛,不足挂齿,更不及沈师弟剑心通明,直指大道。”

沈清弦却坚定地摇头,神情极为认真:“陆师兄过谦了。非也。阵法之道,博大精深,取巧之术或许能一时维稳,但绝难那般举重若轻,瞬息平复一座濒临崩溃的古老阵法。此非‘略懂’可为。丹道亦是,林师妹当日临场所展露的洞察与冷静,绝非寻常凝神丹可达之效。我观师兄院中草木,生机远超他处,亦暗合自然之理。陆师兄,你绝非寻常杂役弟子。”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观察入微,直指核心。这份不囿于表象、直探本质的敏锐,让陆昭心中微叹。果然,这等心思纯粹、感知敏锐之人,最难糊弄。

“沈师弟今日前来,想必是遇到了修行上的难题?”陆昭不再纠缠于身份话题,转而问道。他看得出,沈清弦眼中除了探究,还有一丝遇到瓶颈时的困扰。

沈清弦闻言,脸上果然露出一丝遇到难题般的、纯粹的困扰之色,他放下水杯,坦诚道:“不瞒师兄,我近日练剑,于‘分光化影’一式上遇到瓶颈。此式讲究剑光分化,虚实相生,以惑敌制胜。但我灵力运转至手少阳三焦经关键之处时,总觉滞涩难通,分化出的剑影徒具其形,缺乏灵动与威力,难以圆融。我请教过几位师长,所言皆大同小异,无非是让我加强灵力操控,感悟虚实真意,却始终无法切中我之惑处,解我困厄。”

他竟是将自己修炼的核心难题,毫无保留地向一个“修为低微”、身份低下的杂役弟子坦诚相告。这份不囿于身份地位、直指本心、追求真知的坦诚与纯粹,让陆昭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赞赏。

陆昭略一沉吟,并未直接解答剑法经络的具体问题,而是端起面前那杯清澈见底的山泉水,递到沈清弦面前,问道:“沈师弟,你看这杯中水,可能映照万物?”

沈清弦一怔,不明所以,但仍依言看向水杯,点头:“水平如镜,自然可以映照天光云影,院景人形。”

陆昭手指轻轻一弹杯壁,“叮”的一声轻响,水面顿时漾起层层波纹,原本清晰的映照随之破碎、模糊、扭曲起来。“若水波不息,涟漪不断,可能清晰映照事物本来面目?”

沈清弦若有所思,似乎抓住了什么。

陆昭继续道,声音平和却带着直透人心的力量:“剑如心,意如水。剑招是形,剑意是影。你求其形之分化,则滞于形;求其影之万千,则惑于影。你的心,是否也如同这被搅动的水面,过于执着于‘化影’之妙,追求那虚幻的‘万千’,反而失了‘分光’之本——那一念纯粹、洞彻虚实的‘慧光’?”

他顿了顿,看着沈清弦骤然亮起的眼眸,缓缓道:“灵力运转,非是强行驱使河流改道,乃是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力到,如泉涌自然。你的意念,是否全都聚焦在了那‘分化’之上,绷得太紧,反而阻塞了灵力的自然流转?何不试着,将心放空,如这水杯,先求其静,再映其影?分光之前,需先有一束无可阻挡、洞穿迷雾的‘光’。”

一言如暮鼓晨钟,又似一道凌厉的剑光,瞬间劈开了沈清弦脑海中盘踞多日的迷雾!

他猛地站起身,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眼中光芒爆闪,似有无数剑招光影在其中明灭、碰撞、重组、升华!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如何让剑影更多、更幻、更逼真,却从未想过,一切的根源,在于那最初、最纯粹的一剑,在于持剑的那颗心是否如止水般明澈,是否能映照出对手最真实的虚实。

许久,他周身那略显躁动的剑气缓缓平复,眼神变得愈发深邃锐利。他对着陆昭,深深一揖,几乎及地,语气中充满了豁然开朗的狂喜与发自内心的敬佩:“听君一席话,胜练十年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陆师兄,今日之恩,清弦铭记于心,受教了!”

他不再多言,仿佛生怕那瞬间的灵感消逝,再次对着陆昭一礼后,便匆匆转身,甚至来不及走院门,身形一纵,如一道蓝色剑光般掠过竹篱,朝着孤刃崖的方向疾驰而去,想必是迫不及待要去验证心中所悟,重练那“分光化影”之式。

陆昭看着他匆忙消失的背影,摇头失笑,低声自语:“一点就透,真是……纯粹的剑痴。”这般风风火火,心无旁骛,倒真是难得的少年心性。只是,这般心性,在这波澜云诡的世间,是幸,亦是不幸。

他端起那杯已渐凉的水,一饮而尽。院中,再次恢复了宁静,只有桃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记录着方才那场短暂却意义非凡的交谈。而一股微妙的联系,已在这位甘于平凡的闲人与那位锐意进取的天才之间,悄然建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