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第9章

天幕中的阅兵式,进入了下一个篇章。

徒步方队,分列受阅!

首先走来的,是身着松枝绿军服的陆军方队。

他们的步伐,同样是雷鸣般的正步,但与仪仗队那带着一丝礼仪性的威严不同,这个方队的每一步,都仿佛踏着尸山血海,带着一股凝练如实质的杀气!

他们的眼神不再是骄傲,而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冷静,仿佛一群只为战斗而生的战争机器。

手中的钢枪,不再是紧握身侧,而是统一斜背在身后。

整个方队如同一堵缓缓移动的绿色高墙,平稳而坚定地向前推进,每一步都仿佛能让大地颤抖。

当方队行至天幕中央,那座宏伟的红色城楼前时,领队的指挥官,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一声穿云裂石的怒吼:

“向右——看!!”

就在这声命令响起的瞬间!

“咔!”

一声无比整齐、无比清脆、仿佛能撕裂钢铁的金铁交鸣声,轰然炸响!

只见整个方队的所有士兵,仿佛被同一根无形的神经控制,在零点零一秒内,同时做出一个快到极致的动作——

右手闪电般地从身后抓住枪托,左手抓住护木,猛地将背在身后的钢枪,以一个完美的弧线,转至身前!

上千杆钢枪,上千个动作,汇成一个动作!

上千声金属与身体的碰撞声,汇成一声巨响!

这还没完!

“咔!”

又是一声!

所有士兵双手发力,将枪身从竖直状态,猛地向上斜握至胸前,枪口以四十五度角斜指向天空!

整个动作,从爆发到静止,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仿佛一尊尊瞬间凝固的雕塑!

两声“咔”间隔不到一秒,却又清晰可辨,整齐得仿佛是同一个人,用同一杆枪,在同一个位置,重复两次这个动作!

这一幕,让所有时空的武将们,全都看傻了!

大明,戚继光帅府。

“好!好!!好!!!”

戚继光激动地站起,双眼放光盯着天幕,嘴里一连吼出三个“好”字!

身前的茶杯,因为起身的动作而被带倒,滚烫的茶水浸湿桌子,他却恍若未觉!

“你们都看清楚没有?”他激动地指着天幕,对身边的骨干将领们说道,声音因为亢奋而微微发颤。

“将军,末将……末将只看到他们动作很快,很齐……”一个将领结结巴巴地回答。

“齐?快?”戚继光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光芒,“这岂是‘齐’与‘快’二字能够形容的!”

他伸出两根手指,模拟着天幕中士兵的动作:“你们看!第一声‘咔’,是从静到动,从身后到身前,是速度与力量的瞬间爆发!这代表着战场上的‘侵掠如火’!”

“而第二声‘咔’,是从动到静,从挥舞到斜握,要求的是力量在瞬间的绝对静止和精准控制!这代表着战场上的‘不动如山’!”

“这一动一静之间,便是军魂所在!便是生死之别!”

戚继光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每一个将领心头,“一支军队,要做到快,不难!用军法逼着,用赏钱吊着,总能练出几个悍不畏死的先锋!

要做到稳,也不难!多练阵法,总能站出个样子!可要让上千人,在瞬息间,从极致的‘动’,完美切换到极致的‘静’……这……这是神仙才能练出的兵啊!”

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表演性动作,背后所代表的,是这支军队对士兵身体和意志的绝对控制!

一个连身体都能控制到,如此精细地步的士兵,在战场上执行命令时,会是何等的坚决!

“令行禁止……我练了一辈子兵,自以为做到了令行禁止……”戚继光的声音里,充满无限感慨与一丝羡慕,“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令行禁止!”

南宋,岳飞军帐。

这位一生以治军严明著称的元帅,看着这一幕,也是久久不语。

他身后的岳云、张宪等将领,早已看得热血沸腾。

“爹!这后世的兵,也太厉害了!光这一下,就够金人那些鞑子喝一壶的!”岳云兴奋地说道。

岳飞却缓缓摇了摇头。

“云儿,你看到的只是形。”他的声音无比的沉重,“而为父看到的,是‘心’。”

“心?”

“对,是万众一心的‘心’!”

岳飞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能让上千人,在瞬息间做出同一个选择,同一个动作。

这背后需要的,不仅仅是日复一日的训练,更是一种所有人都认同,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道’!”

他想起自己的岳家军,他们忠于自己,忠于大宋,高喊着“还我河山”。

可他知道麾下的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复杂,有的是为了吃饱饭,有的是为了捞军功,真正能理解他心中之“道”的,又有几人?

而天幕上这支军队,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可以让所有人都万众一心的答案。

那两声清脆的金铁交鸣,如暮鼓晨钟,敲碎无数名将心中那份骄傲。

西汉,淮阴侯府。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被后世尊为“兵仙”的韩信,此刻正失神地坐在帅案后,口中反复念叨着这四个字。

这曾是他对刘邦夸下的海口,是他对统兵能力的无上自信。

可现在,他看着天幕,脸上露出,混杂着挫败与狂喜的复杂笑容。

“我能将百万之众,分合有度,指挥如意。可……我却无法让百万之众,如一人之身,同一步伐,同一心跳!”

他指着天幕,对身边的心腹将领说道:“你看!这才是真正的‘如臂使指’!

寻常军队,军令下达,需层层传递,总有片刻延迟,总有毫厘之差。毫厘之差,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便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此军……他们的‘令’,似乎已经不是从耳朵听进去,而是直接刻在骨子里!他们的动作,已经没有思考的过程!

这是何等恐怖的境界?!这意味着,他们的阵型,将永远完美无瑕!他们的齐射,将只发出一个声音!他们的冲锋,将凝聚成一个无法被摧毁的拳头!”

韩信的眼中,爆发出骇人光芒:“得此一军,何须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何须什么‘背水一战,置之死地’?只需堂堂正正,列阵于前,天下……便无人可挡!”

他一生都在追求用兵之“巧”,而此刻,他却看到了一种,足以碾碎一切“巧”的“力”!

1942年,华北,根据地。

山坳里,李铁山和他手下的战士们,同样被这两声“咔咔”巨响,震得心脏都停跳半拍。

这声音对他们来说,太熟悉,又太陌生了。

熟悉的是,那是枪械的声音。

陌生的是,他们从未听过如此整齐、如此响亮、如此充满力量感的枪械声!

“他娘的……”李铁山下意识地骂了一句,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无比苦涩的羡慕,“这帮后生崽子,手里的家伙,就是比咱们的响亮!”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那杆枪栓都快拉不动的汉阳造,再看看天幕上那些崭新的钢枪,一种名为“装备差距”的残酷现实,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连长,你看他们那动作,真利索!”一个年轻战士,满眼都是崇拜,“两下!就两下!枪就从背后到手里了!我要是有这么利索,上次拼刺刀,就不会让鬼子在我胳膊上划那么一道口子了!”

这番话,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是啊!咱们拉个枪栓都费劲,有时候子弹还卡壳!”

“我的枪,有时候打一枪,得拿脚踹一下才能把子弹壳退出来!”

“唉,要是咱们也有这么好的枪,这么好的训练,打鬼子还用得着这么费劲吗?”

战士们的议论中,充满对自身装备和训练不足的无奈。

“都给老子闭嘴!”李铁山猛地回头,对着他们低吼道,“嫌家伙不好?嫌训练不行?那是因为啥?还不是因为咱们穷!咱们弱!咱们被人摁在地上打了上百年!”

他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

“但是!”他的话锋一转,指着天空,声音陡然拔高,“你们都给老子看清楚了!后辈们手里的家伙为什么好?他们为什么能练得这么好?

那是因为有咱们!有咱们现在,在这里,用这些破铜烂铁,跟小鬼子拼命!”

指导员赵世杰站了出来,他的眼中,燃烧着理性的火焰,也燃烧着激情的烈火。

“连长说得对!”他的声音,充满鼓动人心的力量,“同志们,我们不能只看到差距,更要看到这差距背后的意义!”

“你们觉得,那两下‘咔咔’声,代表着什么?”他问道。

战士们面面相觑,答不上来。

“我来告诉你们!”赵世杰一字一顿地说道,“它代表着‘效率’!代表着‘纪律’!更代表着‘生命’!”

“你们想一想,在战场上瞬息万变!快一秒钟把枪举起来,就意味着你比敌人多了一秒钟的开火时间!这一秒钟,就是一条命!就是一场战斗的胜负!”

“我们有多少同志,就是因为动作慢了那么一丁点,就倒在冲锋的路上?有多少次机会,就是因为我们的火力不够协调,而眼睁睁看着鬼子跑掉?”

赵世杰的话字字诛心,让所有战士都痛苦地低下了头。

“但是!”赵世杰再次拔高了声音,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同志们,我们不能沉浸在痛苦里!我们应该感到骄傲!

因为天幕上的这支军队,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我们所有的遗憾,我们所有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他们……都学到了!”

“他们那极致的速度,那绝对的纪律,就是踩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尸骨,磨练出来的!”

“我们,就是他们最深刻的教科书!我们现在流的每一滴血,都是在为他们未来的强大,注入最坚实的灵魂!”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开所有人心中的迷雾!

对啊!

后辈们之所以能这么强,不正是因为吸取了我们的教训吗?!

“连长!”那个之前抱怨自己枪不好的战士,猛地站起来,他红着眼睛对李铁山大吼,“让咱们也练练吧!”

“对!连长!咱们也练!”

“咱们家伙不行,精神不能输给后辈!”

“练!现在就练!”

看着手下这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兵,他猛地站起,抽出腰间的驳壳枪,朝天一指:

“全体都有!给老子起来!”

“把你们的破铜烂铁给老子背好了!”

“听我口令!向右——看!”

山坳里,响起一片稀稀拉拉、充满金属摩擦与碰撞的杂乱声音。

“咔啦……哐当……”

战士们的动作,笨拙、缓慢,与天幕上的景象,形成心酸的对比。

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