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暗流涌动:阴影下的交易

1948年深秋,淮海平原硝烟弥漫。当解放军势如破竹之际,一份绝密情报如冰锥刺入西柏坡的指挥中枢。

林悦在破译敌方电文时,指尖触碰到纸张的瞬间,脑海中骤然炸开阴冷的画面:幽深的地下掩体里,惨白灯光下,玻璃罐中悬浮的墨绿色粘稠液体正诡异地蠕动,发出微弱磷光。

更令她窒息的是几个模糊却特征鲜明的异国面孔——金发、鹰钩鼻、深目,正与身着国民党高级将官制服的人影在摇曳烛光下握手,背景赫然是标注着“Project Lazarus”的羊皮卷轴。

“他们…在交易病毒原株!”林悦脸色煞白,冷汗浸透军装后背。

同步送达的,还有潜伏于上海“百乐门”地下室的“夜莺”用生命换取的微缩胶卷。

胶卷在暗房红光下显影,清晰呈现一份英文合同残页:美方代号“秃鹫”的机构提供病毒强化培养技术及气溶胶投送装置蓝图,换取未来在华“特殊利益区”。

而国民党的签字者,竟是一位以儒雅著称、深受蒋氏信任的“和平派”高层陈明远。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春围城战场,萧然在救治一名从国军防线逃出的溃兵时,发现其伤口溃烂处渗出的脓液竟呈现诡异的荧光绿,显微镜下,变异的病毒株如群蛇狂舞,吞噬正常细胞的速度远超以往。

“这不是自然变异,”萧然声音发颤,对匆匆赶来的张华教授低语,“是人为强化的生物武器!”

…………

二、毒计:末日倒计时

南京,黄埔路“憩庐”密室。陈明远抚摸着青瓷茶盏,对心腹幕僚低语:“徐蚌会战若败,长江天堑亦不足恃。唯此‘地狱火’计划,可挽狂澜于既倒。”

墙上的巨幅作战地图,数个鲜红的“X”标记赫然钉在石家庄、济南、郑州等我方核心后勤枢纽与人口稠密区。

代号“钟摆”的行动方案冷酷至极:利用改装的美制C-47运输机,在战役胶着时,于万米高空释放携带强化病毒的气溶胶云团。

气象部门的内线已精确推算出下月初三的西北风向,届时毒云将如死神斗篷,悄无声息覆盖华北平原。

“让‘僵尸狂潮’成为共军的坟墓,亦是谈判桌上最重的砝码。”陈明远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笑意。

几乎同时,林悦的感知力在北平一处废弃教堂地下,捕捉到强烈的精神污染源——数百名被铁链锁住的平民,正被强行注射墨绿色液体,他们的哀嚎与病毒贪婪的嘶鸣在林悦脑中交织成地狱交响曲。

绝境亮剑:逆流而上的身影

西柏坡的紧急军事会议灯火彻夜通明。朱权一拳砸在桌上:“这是反人类罪行!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粉碎!”周文目光如炬,扫过林悦、萧然、赵刚:“中央决定,成立‘破晓’特别行动组。

林悦同志负责锁定核心基地;萧然同志,解药是拯救千万生命的盾牌;赵刚同志,武装突袭由你指挥。

这是与时间赛跑,更是与人性之暗搏斗!” 散会后,萧然在简陋实验室里面对不断失败的培养皿彻夜未眠。

张华教授翻烂了古籍,偶然从《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绞汁服”治寒热的记载获得灵感。

李文则从缴获的日军731部队残存资料里发现一种代号“樱石”的稀有矿物对病毒蛋白壳有奇异抑制作用。

两人灵感碰撞,萧然大胆提出中西医结合的“青阳方案”:以青蒿素衍生物破坏病毒线粒体,用“樱石”纳米粉末包裹阻断其神经侵袭,再辅以强效免疫血清。

“理论可行,但‘樱石’只在赣南深矿中有微量存在!”李文忧心忡忡。

萧然目光坚定:“我去找!林悦需要时间定位,这就是我们能为她争取的时间!”

深渊潜行:黄山下的幽冥堡垒

林悦的感知如蛛网般延伸,一次次被敌方精神干扰装置灼伤,头痛欲裂。

最终,一幅异常清晰的画面定格:皖南黄山群峰深处,一座依托天然溶洞扩建的巨型基地,洞口伪装成废弃矿场,洞内却灯火通明,轨道列车穿梭,其规模远超想象。

更骇人的是,她“看”到基地最底层竖立着三枚锥形金属容器,表面流动着幽蓝能量,内部墨绿液体如活物般搏动——正是气溶胶炸弹原型!

“目标确认,‘龙渊’基地。”林悦沙哑汇报,嘴角渗出血丝。

赵刚率领的“利刃”小队与萧然汇合,成员包括爆破专家“雷公”、锁王“燕子李”、精通国军内部暗语的起义军官楚云飞。

借助楚云飞提供的秘密通道图和萧然以中药调制的掩盖人体气息的“龟息散”,小队如幽灵般潜入黄山。

溶洞内,景象令人毛骨悚然:透明实验舱内,不同感染阶段的“活尸”被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压力测试;穿着白大褂的日本731部队遗孤技师山本,正狂热的记录数据;美方顾问理查德冷漠地调试着气溶胶扩散模型。

林悦闭目凝神,感知力如水流般铺开:“左转第三通道,两名巡逻,心跳缓慢…是僵尸!右前方通风口有绊发诡雷…正前方主控室,生命反应强烈,有…孩童哭声!”

烈焰焚毒:生死二十八分钟

“行动!”赵刚低吼。“雷公”的定向爆破精准炸塌通道,阻隔援兵。

“燕子李”如壁虎游墙,无声开启主控室三重密码锁。

室内景象让众人目眦欲裂:数十名骨瘦如柴的平民,包括孩子,被铁环锁在墙上,成为活体病毒培养器!

一名国军上校狞笑着按下总控台红色按钮:“一起下地狱吧!”自毁程序启动倒计时——28分钟!楚云飞一枪击毙上校,扑向控制台却面对复杂电路束手无策。

千钧一发,林悦将全部精神力灌注于控制台,无数信息流冲刷她的意识:“蓝色线路…第七继电器…切断!”

她嘶喊出声,鼻孔涌出鲜血。楚云飞手起刀落,电线应声而断,刺耳的警报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萧然带领医疗组冲向活体实验区。

解救过程中,一名被注射高浓度病毒、濒临变异的少年突然暴起,利爪直刺萧然后背!林悦感知到危险,本能飞扑推开萧然,自己肩胛却被撕裂,剧毒瞬间侵入。

“林悦!”萧然目眦欲裂,不顾感染风险,用嘴吸出毒血,将随身携带的、仅完成动物实验的“青阳一号”原型药剂注入她伤口,再以金针封住心脉要穴。

林悦伤口流出的黑血竟渐渐转红!

黎明之血:解药与真相

小队携带核心数据硬盘与“青阳一号”样本,在基地连环爆炸的火光中浴血突围。

赵刚为掩护伤员身中三弹,楚云飞背着他杀出血路。

回到根据地,林悦在生死线上挣扎七天七夜,萧然衣不解带,以金针渡穴配合不断改良的血清,终将她从鬼门关拉回。

张华、李文则争分夺秒,依据缴获的病毒基因图谱和“青阳一号”基础,结合赣南紧急运抵的“樱石”,终于在月余后宣告“曙光”解药量产成功。

一列列满载解药的军列驶向各大战场,无数濒临变异的伤员与百姓重获生机。

更关键的是,行动截获的绝密文件与陈明远亲笔签署的指令,经新华社以多语种向全球公布。

铁证如山,举世哗然!美英等国迫于舆论压力,紧急召回了“秃鹫”人员,断绝了对国民党的相关技术支持。

国民党内部亦因此陷入空前分裂与道义崩塌。军事上,解放军洞悉了“地狱火”计划的所有投放节点与时间表。

淮海战役总前委巧妙布下“空城计”,在预定投放区提前疏散军民,布设大量烟雾发生器和次声波干扰器。

当国民党的C-47在预定空域打开舱门时,强风却将大部分气溶胶吹回其控制区,引发小规模混乱,彻底沦为历史的笑柄与道义的耻辱柱。

真正的曙光

1949年4月23日,南京总统府旗杆上的青天白日旗颓然坠落。

阳光刺破连月阴霾,洒满疮痍却焕发生机的城市。林悦与萧然并肩站在新街口广场。

广播里传来《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市民们涌上街头,扭着秧歌,敲锣打鼓,泪水与笑容在每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肆意流淌。

一个曾被萧然从僵尸群中救出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跑来,将一朵不知从哪采来的、带着露珠的野菊花塞到林悦手中。

“看,萧然,”林悦轻轻摩挲着稚嫩的花瓣,肩上的伤口仍在隐隐作痛,目光却清澈如洗,望向远方冉冉升起的旭日,“这光,不仅照在城头,更照进了这里。”她将手按在自己心口。

萧然握紧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僵尸的阴影或许仍未散尽,但人心里的光,一旦被点燃,就再没有什么能将它扑灭。重建这个世界,就从守护这束光开始。”

他们的身影融入欢庆的人海。而在城市看不见的深处,某间阴暗密室,一个未被“曙光”完全清除的、盛有幽绿液体的密封试管,在阴影中发出微弱的、不甘的荧光。

风穿过残破的窗棂,呜咽着,仿佛预示着:光与暗的角力,文明与疯狂的赛跑,在崭新的时代里,将以另一种形式,悄然延续……

未绝的回响

数月后,在北京*南海馆。一份标有“绝密”的档案被轻轻合上,封面上写着“Project Lazarus 后续监测与‘曙光’计划二期”。

周文站在窗前,凝视着秋日晴空,对身后的医学与生物安全专家团队缓缓道:“胜利的欢呼声里,更要听清那些细微却危险的余音。把‘破晓’小组的经验转化为制度,把‘曙光’的研发变为常态。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能让阳光照进每一个角落,也能让任何企图滋生于阴暗的‘病毒’无所遁形的新中国。”

窗外,长安街上的红旗在湛蓝的天幕下猎猎招展,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宣告着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黎明,正坚定地铺展向未来。

(本卷完)

在这个故事卷中,林悦与萧然携手解放军科研团队,凭借自身优势与不懈努力,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顽强抗争,力挽狂澜,充分展现军民一心的强大凝聚力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迈向和平的曙光奠定坚实基础,让希望之火在战火中愈燃愈旺,静待照亮未来黑暗,迎来真正的曙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