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怕是劫数将至…”张三丰暗自叹息。

原计划假死脱身暗中修炼,如今仙榜曝光,必引祸端。他当即对宋远桥沉声道:”若为师遭遇不测,莫追查仇敌,立即解散武当。去当年收徒之地取件信物,交予明教无忌。”

“记住,纵使身死,也要确保无忌得到那样东西。”

宋远桥身形猛然僵住,如闻晴天霹雳。

师尊此言,莫非是在临终托付?

他怎会预知这几日将有变故?

这绝无可能!师尊已踏入仙道,世间何人能伤他?

除非……是其他修仙者欲对师尊不利?

刹那间,宋远桥心中如惊涛拍岸,又惊又怒。

抬眼望去,众人神色如常。

显然师尊方才所言,是以秘术传音入耳。

宋远桥心急如焚,正欲追问,耳畔再度响起张三丰的声音:

“莫要多问,谨记为师所言便是。”

“若为师遭遇不测,你寻得那物,自会明了其中缘由。”

“此事关乎天下苍生,纵使武当遭逢大劫,你因此殒命,也定要将它交予无忌手中。”

宋远桥心头剧震,难以想象何等大事,竟令师尊说出这番重若千钧的话语。

他肃然点头,此刻终于明白,为何这些年来师尊常年闭关,即便两位师弟遇险,也隐忍不发。

“恭贺教主!”

明教之中,小昭欣喜万分。

“贺喜什么?修仙的是我师公,又不是我。”

张无忌亦是满面春风,难掩喜色。

“师公位列仙班,教主化解明教与六大派恩怨,定当事半功倍。”

小昭总是这般,处处为他人着想。

“三丰真人当真了得!”

杨逍等人同样振奋不已。

三丰真人登临仙道,明教背后又多了一座巍峨靠山。

“这后生,竟有如此造化。”

向雨田眼中闪过惊异之色。

他虽隐居山林,却也听闻过张三丰的名号。

未曾想自己苦修一百八十余载,竟不及此人。

“妙极!”

“三丰真人上榜,终于能见识他的真正实力了!”

剑谷之中,独孤剑圣霍然起身。

多年来,能让他心生战意的,除了无名,便唯有张三丰。

往日数次拜访,他始终未能鼓起勇气挑战。

而今悟出惊世骇俗的剑二十三,总算有了几分底气。

剑圣目光炽热,紧盯着天际光幕。

【张三丰!】

【本名张君宝,幼年入少林,拜觉远大师为师。】

【十八岁时,因被指偷学少林武功,遭逐出师门。】

天际大字消散,影像渐显。

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因家贫难以糊口,被父亲送入少林——只求孩子能有口饱饭。

这孩童,正是张三丰。

年幼的张三丰憨态可掬,沉默寡言。

少林众僧皆瞧不上这个看似愚钝的孩子。

最终,唯有负责洒扫藏经阁的觉远和尚收他为徒,师徒二人每日与经卷尘灰为伴。

“三丰真人幼时竟如此不受待见?”

“觉远大师亦是朴实无华,难怪会收他为徒。”

“凡夫俗子岂能明白?此乃大智若愚!少林僧人眼拙罢了。”

“我更想知道,当年三丰真人究竟习得何等神功,才被逐出少林。”

若非众人皆知张三丰今日成就,单看影像,任谁也会觉得这是个愚笨孩童。

他举动笨拙,言语迟缓,活脱脱一个”干啥啥不行”的模样。

幸有性情相投的觉远师父庇护,师徒二人在少林的日子倒也安稳。

觉远在少林地位卑微,其职责不过是拂去藏经阁经书上的尘埃。

这等差事,向来由资历最浅的僧人担任。

但凡稍具慧根者,要么随高僧诵经,要么习武成为武僧。

唯有觉远这看似低微的职务,却令他得以自由出入藏经阁重地。

闲时虽不能习武,却可翻阅寺中珍贵 。

觉远在收张三丰为徒前,偶然从一本高僧手抄的《楞伽经》中发现了真气修炼之法。

这便是日后的《九阳真经》,亦称《九阳神功》。

他在少林并非武僧,无权习武,因此默默修炼,无人知晓他的真实修为。

外人只知他每日清扫寺院,随后挑着沉重的铁桶取水,生活极为平凡。

收张三丰为徒后,觉远察觉这个 与他相似,看似木讷,实则聪慧过人,心性极佳。

不久,他便将部分心法传授给张三丰,但因自身不通招式,无法教其武功。

师徒二人淡泊名利,不求富贵,三餐温饱足矣。

转眼间,张三丰十六岁,已长成少年。

同年,西域高手潇湘子、尹克西听闻《九阴真经》藏于《楞伽经》中,潜入少林盗走经书。

“少林竟又失窃!”

“果然,那本手抄《楞伽经》出自斗酒僧之手!”

“这两人怕是要被觉远和三丰教训了!”

天下人皆笑少林再度被盗。

萧远山、慕容博尚情有可原,但潇湘子、尹克西不过半步宗师,竟也能得手,实乃荒谬。

“师父……”

武当山上,张三丰望着天际,眼中浮现追忆。

即便如今他已踏入修仙之境,但最快乐的时光,仍是少林那段无忧岁月。

若有可能,他宁愿终生留于寺中。

“潇湘子!尹克西!”

张三丰咬牙低语。

正是这两人,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更害死了觉远。

经书被盗后,觉远带张三丰追击。

师徒分头行动,张三丰追尹克西至华山,虽内力深厚,却因不通招式,反被重伤。

危急之际,他遇见了神雕大侠杨过。

得其指点三招,张三丰终败尹克西。

养伤期间,他结识了郭襄——那位令他一生难忘的女子,后来的峨眉祖师。

“三丰真人竟受过杨过指点!”

“原来他与峨眉祖师有此渊源!”

“快看,那时的三丰真人眼神都直了!”

“还有那灵动少女!”

众人惊叹,原来张三丰曾有这样一段往事。

而最终,他与郭襄,终究未能携手。

天下震动,九州皆沸。

三丰真人年逾百廿,若非天幕显露,世人岂知这般往事?

“师祖,您当年当真败于神雕大侠杨过之手?”

武当山中,宋青书眼中燃起熊熊八卦之火。

众 亦按捺不住,纷纷竖起耳朵。

“休得胡言!”张三丰须眉一扬,“老道何曾与杨前辈争锋?”

言罢,他抬眼怒视苍穹光幕,心中恼恨。

此事本已尘封,却偏被这天幕抖落,饶是修为深厚,亦难免面皮微热。

“师祖莫不是借机偷瞧郭襄祖师?”

张三丰眼角猛然一跳,拳指嘎嘣作响。

这孽徒!

那分明是怀念!是追忆!

光幕中,郭襄巧笑倩兮,灵动绝世。

当年张三丰负伤,多蒙她悉心照料。

可惜彼时郭襄心系神雕侠,全然未觉少年心意。

伤愈后,张三丰黯然重返少林,青灯古佛。

唯有梦中,得见惊鸿影。

“难怪三丰真人对峨眉多有照拂,原是这般渊源。”

峨眉派内,周芷若等人面面相觑。

昔年只道两位祖师交好,岂料竟是三丰真人暗藏情愫。

众人忽觉心中那座武道丰碑,似有裂痕。

原来仙人,也曾为情所困?

“有何稀奇!”灭绝师太拂尘横扫,“当年郭襄祖师风华绝代,连已成家的神雕侠都为之倾倒。”

“仇敌见她,宁传武功不忍加害——这等魅力,旷古绝今!”

峨眉 听得目瞪口呆。

如此奇女子,难怪三丰真人终身未娶。

光阴荏苒,张三丰年方十八。

当年觉远师徒未追回的《楞伽经》,竟被尹克 于白猿腹中。

临终前,尹克西托昆仑祖师何足道传讯:“经在猿中”。

恰逢郭襄为寻杨过,踏足少林地界。

“什么?《楞伽经》竟在白猿腹中!”

“速寻白猿,可得九阳神功!”

九州武林霎时沸腾。

昆仑派内,何太冲拍案而起:“那分明是昆仑山!”

“全派出动!寻得白猿者,立为副掌门!”

昆仑 闻风而动,漫山遍野搜寻白猿踪迹。

明教密道中,张无忌恍然大悟:

“原来我遇见的白猿已活百余载!”

“所获《九阳神功》,竟是师公当年遗失的经书……”

少年抚胸慨叹,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潇湘子与尹克西潜入少林 经书,阴差阳错却成就了守经僧人张三丰的机缘。

时光流转,一别两年。

张三丰与郭襄重逢,向来沉默的他,眼中第一次泛起波澜。

郭襄赠予他一套泥塑的铁罗汉,正是从这些泥偶之中,张三丰悟出了一套罗汉拳法。

不久,为尹克西传信的何足道踏足少林。

何足道何许人也?昆仑派开山鼻祖,自诩琴、棋、剑三绝,号称“昆仑三圣”。

既入少林这千年古刹,岂能不一展身手?

他确也惊才绝艳,技压群僧,几乎无人能敌。

与张三丰一样,他亦为郭襄的风采所倾倒。

不知何故,何足道与张三丰交手,却败在了对方从泥偶中领悟的罗汉拳下,颜面尽失。

众人惊叹:“三丰真人当真不凡!”

“仅凭一套泥偶所悟的拳法,竟能击败昆仑派祖师!”

“如此天资,少林竟不知珍惜?”

然而,这一战也为张三丰招来祸端,连累师父觉远大师殒命。

少林众僧见其施展罗汉拳,认定他偷学武功。

张三丰不过是寺中一名杂役,并无习武资格,而罗汉拳亦非觉远所授。

那套泥偶原是无色禅师赠予郭襄之物,谁曾想张三丰竟能从中参透武学。

少林震怒,欲废其武功。

觉远大师不愿 受难,猛然爆发深厚内力,带着张三丰与郭襄冲出少林。

可惜觉远空有九阳神功的雄浑内力,却不通招式,强催真气之下,经脉俱损。

待无色禅师寻到三人时,觉远已至弥留之际。

临终前,他低声诵念九阳神功,唯恐绝学失传。

然而诵至中途,觉远溘然长逝。

或许因悲痛恍惚,张三丰、郭襄、无色三人所记内容各有差异,日后衍生出武当、峨眉、少林三门九阳功。

画面中,张三丰伏在觉远身旁,悲恸不已。

【觉远圆寂,灵光顿开!】

见此情景,众人心中愤懑难平。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