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4章

3. 约翰·D·洛克菲勒之父老洛克菲勒:理财教育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是大事,不是小事,而且理财教育要趁早。只有学会理财,孩子才会合理支配自己的每一分钱,也懂得金钱的价值以及金钱与劳动之间的关系。老洛克菲勒正是对孩子进行了早期理财教育,才造就了孩子过人的商业头脑,成就了美国一代石油大王。

约翰·D·洛克菲勒(1839~1937),美国实业家、慈善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最著名的企业王朝的创建人。一方面,他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他以他的名字命名基金会,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类”的宗旨,捐款总额高达5亿美元。

老洛克菲勒,美国石油大王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以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著称。

要孩子自己挣钱

老洛克菲勒的家教非常严,他从不轻易给孩子零花钱,所以,约翰·D·洛克菲勒想要有钱花,就必须给父亲做“雇工”。他清晨就到田里干农活,有时也帮母亲去挤牛奶。

约翰·D·洛克菲勒有一个小本子,专门用于记账,他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入账,然后与父亲结算。他感觉这件事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所以他做得很认真。来之不易的零花钱也教会他怎样精细地算账,如何在“投入”与“产出”中获得利润,给了他一个生意人的头脑。

约翰·D·洛克菲勒7岁那年,有一天他独自到树林里玩耍,正玩得高兴,突然在树丛中发现了一个火鸡窝。他心中一动,想出个了一个奇妙的主意。

于是,他悄悄地藏在火鸡窝的附近,等火鸡暂时离开时,他就跑上前去,抱起一只小火鸡就跑。回到家后,他把小火鸡养在自己的房间里,细心地喂养它。后来,他又抱回了几只小火鸡。

很快,感恩节到了,他就把喂养大了的火鸡,卖给邻村里的农民,把赚到的镍币和银币,都放进了蓝色的储钱盒里,然后,他又把盒子里的硬币,变成了一张张绿色的钞票。他的做法受到父亲的夸奖。

在父亲的影响下,约翰·D·洛克菲勒在12岁时开始,投身于多彩多姿的工商业世界,16岁当簿记员,靠着他从小养成的商业感觉、逻辑分析头脑以及出奇制胜的经营策略,终于成为垄断全美石油业的石油大王,美国十大富豪之一。

后来,约翰·D·洛克菲勒也承袭了这一家风,在自己家里,他也要求孩子们认真记账。孩子们靠做家务挣零花钱:打苍蝇2分钱,削铅笔1角钱,练琴每小时5分钱,修复花瓶则能挣1元钱,一天不吃糖可得2分钱,第二天还不吃就奖励1角钱,每拔出菜地里10根杂草可以挣到1分钱,惟一的男孩小约翰劈柴的报酬是每小时1角5分钱,保持院里小路干净每天是1角钱……他为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小家务劳动力感到很得意。

其实,洛克菲勒家族的做法在美国非常常见。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要自主自立,提倡“要花钱,自己挣”,七八岁的孩子就能自食其力了,他们做生意,出售“商品”挣零花钱。

美国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地、无计划地给孩子零花钱,而是向自己的孩子有偿提供,他们鼓励孩子承担一些做家务的责任,而额外的家务活儿,像那些需要雇人来做的杂务由孩子来完成时,父母就会付给他一笔额外报酬。这笔钱一方面会让孩子学会懂得财务预算;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了解到劳动与报酬的关系,当然,还会增加他劳动的乐趣。

在父母的帮助下,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懂得攒零花钱,小小年纪就善于理财,为将来立足于经济社会奠定了良好的财富观基础。

其实,在很多发达国家,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时,要求非常“刻薄”。在日本,很多中小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照顾老人,在商店帮忙卖东西等,以此挣零花钱。在英国,根据一份统计,全英国大约有50万送报童。中学生打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父母都很支持。一位英国人说:“孩子打工挣零花钱,父母都不反对,甚至还鼓励。一方面可以节约一些开支,更重要的是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知道,钱必须用劳动去换取。”在加拿大,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绝大多数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所以孩子从六七岁起,父母就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打扫卫生、送报刊信件、为商店代售小商品等事情,以养成他通过劳动取得报酬的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是“来者不拒”,尽全力满足,随便给孩子零花钱,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养成了“大手花钱”的恶习,根本不懂得金钱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强,长大后在社会上难以立足。作为中国父母,应该学习洛克菲勒家族父亲的作法。

有一位中国妈妈,她的儿子很想参加一个小记者班,她就为儿子交了学费。一天,小记者班将要到户外进行采访拍摄活动,儿子兴致勃勃地向妈妈索要活动费,可是这位妈妈却很郑重地告诉儿子:“要去参加活动可以呀,不过费用要自理!”

儿子一听就傻眼了,“我的压岁钱早就用光了呀!”于是,这位妈妈就开始诱导他:“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干家务活了。要不这样,从今天起,你负责饭后洗碗,每次的报酬为1元钱,怎么样?”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也就很快地“挣”到了活动费。

父母应该给孩子划定出他在家庭里的义务,哪些是他应该做的事情,哪些他可以做的有偿劳动。例如:洗碗、扫地、叠被子等类似的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自己完成,这是他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帮父母洗车、购物、搬运物品等不是孩子经常做的,但他做了能帮助父母减轻劳动时,应给予孩子一定的报酬来体现他劳动的价值。

教子点睛:

其实,家庭教育有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父母应该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他的自立意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