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月亮大队的地理位置不算好,但是地势却不错,四周都是高山,偏偏中间是一大块平地,一条河川流而过,便是在最干旱的时候河流的水也没有断流,比起下面的大队条件实在是好了不少。

只是这里太过封闭,四周的高山外面还有连绵的山脉,想要去往镇子上几乎要走上大半天的路,山路难走交通十分不方便,所以这里修房子也都是木材修建的,修建的样式大同小异,看上去倒是有几分风景不错的样子。

整个月亮大队是从前逃难过来的,和下面大队刘家大队不一样,所以姓氏都不一样,夏明月对需要和这么多人家熟悉感到窒息。

河对面只有夏家一家,走过木桥,人家便多了起来。

夏明月仔细的和记忆里面的信息对上号,这是王家、这是李家、这是…

一路上的房子有大有小,现在还不到下午,而且他们走了小路,周围看不到人,夏知秋一路上都很亢奋,忍不住问起卫青林的事情来。

到底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夏知秋好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她唯一记得的就是后面很多人说起夏明月和卫青林的这段故事,都带着赞叹的语气说起卫青林怎么为了夏明月而与自己亲妈较劲,最终让她们和睦相处处成亲母女一般的事情,让夏知秋羡慕不已。

所以这一辈子,她一定要嫁给卫青林,想到卫青林的未来,她的心中就满是的热切。

“娘,卫婶子是不是在替卫青林相看人家啊?”

夏知秋软着声音问刘春莲,话中的意思十分明显,刘春莲听了忍不住捶了她一下:

“小姑娘家家的打听这些做什么?”

夏知秋却笑眯眯的抱着她的手臂撒娇:

“娘,那人家救了我,这也是缘分啊!而且听说卫青林转业回来在镇子上端铁饭碗,好像是说要到镇大楼工作呢,那要是…到时候也能帮上哥哥的忙不是?”

夏知秋抱着刘春莲的胳膊晃了晃,眼尾的笑意藏不住:

“娘,我是说真的。卫青林要是成了咱家女婿,往后大哥在镇上做事,不就多了个靠山?卫家转业去的是大楼,多少人盯着呢。”

刘春莲被她晃得脚步慢了些,眉头皱得更紧:

“没羞没臊的!刚跟人照过一面就说这话,传出去像什么样子?”

话虽严厉,手却没再推开女儿,只是垂眸看着脚下的石子路,心里头那杆秤开始晃悠。

夏卫平虽说娶了供销社的媳妇,可在镇上没根基,平日里受了不少气。上次想托人给单位的领导送点自家腌的腊肉,都找不到门路。若是卫青林真能帮衬一把…

“娘,这有什么好害羞的?”

夏知秋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

“缘分这东西讲究个先来后到,上次在河边,他可是亲手把我从水里捞上来的,这情谊本就不同,再说了,我长得不比谁差,又会伺候人,卫婶子要是见了,保准喜欢。”

她越说越笃定,仿佛卫青林已经成了囊中之物:

“您就等着看吧,过不了多久,我就让卫家主动来咱家提亲。”

刘春莲停下脚步,转头打量女儿,夏知秋确实生得俏,眉眼灵动,嘴又甜,平日里跟队里的婶子们处得都不错,若是真能嫁去卫家,不单是女儿能享福,整个夏家都能跟着沾光。

可她还是犯嘀咕:

“卫家是什么人家?卫青林又是吃公家饭的,他们怕是想找个有正式工作的城里姑娘,哪能看得上咱乡下丫头?”

“城里姑娘有什么好?”

夏知秋嗤笑一声,语气里带着不屑:

“娇滴滴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哪像我,地里的活计拿得起来,家里的针线也做得好。卫婶子要是娶个那样的儿媳妇,怕是天天得自己动手做饭。”

她凑近刘春莲耳边,压低了声音:

“我听说卫婶子前阵子托人相看,相中的那几个城里姑娘,要么嫌卫家是乡下的,要么就嫌卫青林当过兵性子太硬,依我看,他们心里也急着呢。”

刘春莲的心动了动,这些年她为儿女操碎了心,夏卫平的工作、夏桃妹的亲事,哪一样不费神?若是夏知秋真能攀上卫家这高枝,往后家里的日子肯定能松快不少。

“你有什么法子?”

她终于松了口,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期盼。

夏知秋眼底闪过一丝得意,嘴上却说得乖巧:

“娘您就别管了,我自有分寸。您只要到时候在卫婶子面前多说我几句好话就行。”

她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先借着道谢的由头多去卫家走动,混个脸熟,再时不时在卫青林面前露两手,凭着上一世的记忆,总能找到机会让他对自己动心。

刘春莲看着女儿胸有成竹的样子,犹豫了半晌,终于轻轻 “嗯” 了一声:

“那你自己掂量着办,别闹出笑话来。”

夏知秋见她松口,立刻眉开眼笑,用力点了点头:

“娘您放心,我保证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的。”

说着,她又亲昵地挽住刘春莲的胳膊,脚步轻快地往前走去,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嫁入卫家,风风光光地跟着卫青林去镇上生活的场景。

说完她又警惕的看了一眼离她们有段距离的夏明月,这话总之不能让夏明月听见,不然到时候夏明月和她争卫青林怎么办?

夏明月跟在后面,将母女俩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篮子忍不住瘪了瘪嘴,这看来救人也有风险,这卫青林也是倒霉,救了一个人就是糍粑沾手——甩不脱了!

不过这和她也没什么关系,她抬头看着远处的大山,眼底浮现出几分沉思。

这个世界并非是她从前生活的世界的前几十年,反而像是平行时空,处境十分相似,许多伟人的经历也大致相同,想来事情的发展应该也大差不差。

长河省属于华中地区,这里不像东北一到冬季便是几乎接近半年的冬季,也不像南方没有冬天,这里四季分明,山林十分高大,绵延的群山郁郁葱葱,仿佛一座宝藏山。

她从前看小说的时候,也见过各种上山采药材发家致富的情节,当然她也不会异想天开,毕竟这些村民生活在山里,早就学会了和山林和谐相处,他们都没有办法找到珍贵的药材,她就别想了。

只是原主的记忆里面有她上山采药的经验,再加上她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也不算,就是听得比较多,她觉得自己至少比下地干活要挣得多。

她决定找时间去山上寻摸一二,给自己赚点补贴,她可不想就这么被嫁出去,她还是个孩子呢,嫁人什么的听起来就吓死人。

很快就到了卫家,卫家的房子修得十分敞亮,前面有一个大大的院坝,黄土被踩得十分结实,扫的干干净净的,房子周围也没有什么杂物,一看就是爱干净的人家。

卫婶子正坐在院坝里的石凳上择豆角,见夏家一行人过来,立刻笑着站起身,围裙往手上擦了擦:

“是春莲啊,快进来坐!”

嗓门亮得像敲铜锣,眼里的笑意却实打实的热络。

刘春莲把手里的红糖往石桌上一放,脸上堆着客气的笑:

“他婶子,来给你添麻烦了。前阵子多亏了你家青林,还有那位程知青,这俩孩子才没出大事,这点东西你可千万别嫌弃。”

“说啥呢!”

卫婶子往旁边挪了挪,给刘春莲让出位置:

“都是一个大队住着,谁还没个难处?再说青林那孩子,从小就热心肠,换了谁都会伸手的。”

她眼角的余光扫过篮子里的桃子,红扑扑的透着新鲜,不由夸了句:

“你家这桃儿长得真俊,看着就甜。”

夏知秋抢在刘春莲前头接话,声音甜得发腻:

“卫婶子要是喜欢,等过两天我再给您送些来。我家后院那棵树结得多,吃都吃不完。”

说着就往卫婶子身边凑,伸手要帮她择豆角:

“婶子,我来帮您。”

卫婶子被她这声 “卫婶子” 叫得眉开眼笑,拍了拍她的手:

“这孩子,真懂事儿。”

夏明月站在旁边,也跟着喊了声:

“卫婶子。”

声音不大,却清清楚楚。

卫婶子点点头,打量她两眼:

“明月瞧着气色好多了,那天从水里捞上来的时候,脸白得跟纸似的,可把你爹娘吓坏了。”

“劳您惦记了。”

夏明月笑了一下,坐在夏东山身边,看着夏知秋十分警惕的看了她一眼又亲亲热热的给 卫婶子摘豆角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出来了倒是勤快。

正说着,卫青林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个军绿色的水壶。他刚洗过脸,额前的碎发湿漉漉的,衬得眉眼更显深邃。

夏知秋眼睛一亮,立刻站起身,声音又娇了几分:

“青林哥,你在家呢?”

这声 “青林哥” 喊得又脆又亲,像是跟卫青林认识了多少年。

卫婶子脸上的笑顿了顿,眼角的皱纹动了动,手里择豆角的动作也慢了些。她抬眼看向夏知秋,这姑娘长得是俏,可这热络劲儿未免太过了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