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此来何事?”
吕布正在休憩,为出征养精蓄锐,见陈登到访,面露诧异。
陈登拱手道:“明公,曹军来势汹汹,徐州城虽固若金汤,亦需预留退路。”
吕布眉头一皱:“你认为我军会败?”
陈登摇头:“非也,只是未雨绸缪,方可无后顾之忧。”
吕布思索片刻,觉得有理,遂问:“退路何在?”
陈登答道:“明公可将钱粮辎重迁往下邳,即便徐州失守,亦可退守下邳,以图再起。”
“元龙高见!”
吕布抚掌大笑。
众诸侯见状,皆哑然无言。
徐州城乃州治所在,城防之坚岂是下邳所能比拟?
若徐州沦陷,下邳又如何能守?
吕布竟采纳如此漏洞百出之策,当真愚不可及。
楚风的声音再度传来。
“吕布采纳陈登之计,将家眷财物尽数迁往下邳,并派亲信大将护送。
徐州城守备因此空虚。
几日后,陈登随军出征。”
画面变换,陈登跟随吕布大军离开徐州。
途中,他突然提议:“明公暂缓行军,容我先行打探曹军动向,再作决断。”
吕布应允:“正合我意。”
陈登独自策马赶往萧关,面见陈宫与臧霸,低声道:“明公对二位屡次退避深感不悦,待他抵达,必会问责。
我不忍见二位蒙冤,特来相告。”
臧霸拱手:“多谢先生。”陈宫沉默不语,眼中疑色未消。
陈登匆匆返回军中,禀告吕布:“明公,陈宫称萧关有 ** 降曹操,望您星夜赶至关内,他自会接应。”
“何人胆敢叛我?”吕布震怒,即刻率军疾行。
陈登又道:“容我先去与陈宫商议除叛御敌之策。”吕布不疑有他,点头应允。
陈登再赴萧关,对陈宫急道:“曹军突袭徐州,危及明公家小!明公命军师火速回援!”
陈宫虽疑,但不敢耽搁,连夜领兵出关。
夜色深沉,两军途中相遇。
黑暗之中,吕布误以为叛军来袭,陈宫则以为是曹军,双方厮杀惨烈,伤亡无数。
天明时分,吕布与陈宫方才认清彼此,惊觉中计,匆忙撤军回徐州。
然而,糜竺早已占据城池。
吕布怒视城头:“糜竺,尔敢叛我?”
糜竺冷笑:“吕布,徐州本属我主,今日当归!”
吕布厉声质问:“陈珪何在?”仍盼其相助。
糜竺讥讽道:“已诛!”
陈宫沉声道:“明公,你我皆被陈登父子所欺。”
吕布恍然,无奈只得率残部转向小沛。
途中遇见高顺,他心头一紧:“你为何在此?”
高顺禀报:“陈登声称主公被困徐州,局势危急,令我即刻领兵前去解救。”
陈宫闻言,猛然变色,急呼:“中计!速返小沛!”
可惜为时已晚。
待众人赶回小沛,城池早已落入曹军之手。
吕布只得退守下邳,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此时陈登已将曹操与刘备迎入徐州,因功受封伏波将军,仍掌广陵太守之职。
吕布困守孤城,终致败亡。
天下人见状,无不唏嘘。
陈宫虽以士族利益为先,但对曹操恨之入骨,所献计策皆直指要害。
奈何吕布愚钝,拒不采纳,反轻信欲害他的陈登之言,焉能不败?
“陈登此人,当真了得,竟将吕布玩弄于股掌。”
诸侯闻言,目光闪烁,各自盘算。
“陈元龙,若不杀你,我誓不为人!”
吕布怒发冲冠,杀意滔天。
东武阳城中,陈宫双目微凝,低叹:“好一个陈元龙,吾不及也。”
楚风之声再度传来:“建安四年,孙策攻取皖城,率大军进逼广陵匡琦。”
“陈登闻讯,亲赴前线坐镇。
江东军十倍于守军,他却镇定自若。”
画面流转,陈登对副将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静候军令。”
副将虽惑,仍依令行事。
陈登登城远眺,见江东军见城头无旗,不闻鼓声,遂生轻敌之心。
待敌临近,他突然喝令:“开城门,全军出击!”
将士如猛虎下山,杀得敌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
陈登亲自擂鼓助威,士气大振,江东军溃败而逃。
众谋士齐声喝彩:“偃旗息鼓,示弱诱敌,妙计!”
曹操慨叹:“陈登真乃奇才,有他坐镇,徐州无忧。”
安喜县内,刘备目光灼灼:”陈元龙竟有此等才华!坐拥徐州之时,我怎会忽视这般人才,反被吕布所乘?若能再掌徐州,必当委以重任。”
光阴流转,江东大军卷土重来。
陈登急召功曹陈矫:”速往许昌求援!”
待陈矫离去,陈登下令严守城池,暗中备足柴草。
将士虽惑,皆遵令而行。
坚守三日,援军未至,匡琦城危在旦夕。
深夜,陈登召集副将:”将柴草沿援军来路排成五行,每隔十步一堆,点燃为号!”
熊熊火光映红天际,江东主帅误判援军将至,慌忙撤兵。
陈登振臂高呼:”全军出击!”大破敌军。
诸侯观之,赞叹不已。
“陈元龙真乃奇才!”
“得此贤士,霸业可期!”
刘备目光炽热:”欲成大事,非此人不可。”
曹操抚掌笑道:”有他坐镇徐州,吾无忧矣。”
忽闻楚风之声再起:”袁术欲投袁绍之际,刘备自请截击。
得胜后滞留徐州,曹操密令车胄除之。”
车胄得信,急寻陈登商议。
陈登面不改色,心中暗惊。
画面变换,陈登从容道:”杀刘备易如反掌。”
车胄追问:”计将安出?”
陈登浅笑:”将军可假意迎其入城,伏兵城侧。
待其至,突然发难。
吾在城头助阵,断其后路。”
车胄大喜:”妙计!”
车胄闻言欣喜,按计策行事。
待其走后,陈登也悄然出发寻找刘备。
途中遇见关张二人,将事情缘由及谋划全盘托出,让二人转达刘备依计而行。
云长听罢,沉吟道:”兄长仁厚,恐不愿与孟德公开反目。”
“正是,以大哥脾性,多半不会应允。”翼德亦表示赞同。
陈登思索片刻道:”既如此,暂且瞒住玄德公。
待诛杀车胄夺得徐州后,再请玄德公入主便是。”
“此计甚妙。”关张二人齐声应允。
见此情景,众人皆感困惑——
这陈元龙究竟效忠何人?
身在曹营却心向刘氏?
“不想元龙待我如此赤诚。”玄德深受感动。
曹操则面色阴沉:”陈元龙,我待你非薄,何故负我?”
夜色深沉,三更时分。
关张率军假扮曹兵来到城下。
“城下何人?”守军高声喝问。
“某乃张文远,奉丞相令特来相助。”云长朗声应答。
“请稍候,容禀报将军定夺。”守军急返州府通报。
“文远?”车胄眉头紧锁,”主公书信未提派遣文远之事,况且深夜至此,实在可疑。”
陈登进言:”将军多虑。
丞相曾言玄德当世英杰,对付他自然需谨慎。
将军虽勇,恐难敌关张联手。
丞相遣将相助也在情理之中。”
“先生所言不无道理。”车胄颔首,却又摇头:”然夜色昏暗难辨真伪,不如待五更天明再见。”
陈登见状不再多言,以免引人生疑。
拂晓时分,车胄披甲执刀出城高呼:”文远何在?”
久候无应,忽见军中杀出一员红脸大将。
“云长?!”车胄大惊,拨马便逃。
此时陈登已登城楼,喝令 ** 手放箭阻截。
“陈元龙!你敢叛主?!”车胄怒喝,却不敢停留,急寻他路遁走。
“休走!”云长挥刀追击,终将车胄斩落马下。
稍作调整后,陈登等人方才寻来刘备,郑重地将徐州印信交付于他。
刘备满脸茫然。
这是怎么回事?
仅仅睡了一觉,自己竟成了徐州之主?
虽对曹操略感愧疚,刘备很快便接受了这个事实。
忧虑曹操会因此大怒进犯徐州,他采纳陈登之策,决定联合袁绍共抗曹军。
见此情景,各路诸侯无不眼红。
“这刘玄德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能让陈元龙这般倾力相助?”
“睡梦中便得了徐州,如此好事怎不降临我身?”
“有陈元龙筹谋,纵是愚钝之人亦可稳坐徐州。”
刘备朗声笑道:”有元龙相助,吾自可安坐徐州。”
“大哥,要不咱们现在就去找陈元龙?”
张飞粗声嚷道。
关羽劝阻道:”如今陶恭祖尚在,元龙怎会轻易交出徐州?”
“也是。”
张飞讪讪地缩了缩头。
陈留城中,曹操怒不可遏:”陈元龙,气煞我也!”
楚风的声音再度响起:”刘备执掌徐州后,陈登仍归广陵郡任职太守。
某日,陈登突感胸闷厌食,面色赤红,遂请来神医华佗诊治。”
画面变换间,只见华佗诊脉后问道:”使君可是嗜食生腥之物?”
陈登虚弱应答:”平日最喜食脍。”
华佗颔首:”此病因脍而生,体内已生毒疮。
老朽开两剂药方,服后可暂缓症状。”
待陈登服下汤药,顿时呕吐不止。
** 中竟混着数升蠕动的虫豸,虫首赤红,尾部仍粘着未消化的鱼脍。
见此情景,众人几欲作呕。
吐尽腹中虫豸后,陈登气色稍缓。
华佗叮嘱道:”使君今后切莫再食生腥。
此症易复发,届时需再寻良医。”
陈登感激道:”多谢神医指点。”
待华佗离去,众人仍觉反胃。
“不想鱼脍竟会滋生如此 ** !”
陈登惊骇地望着手中鱼脍,慌忙掷于远处。
“此生再不沾脍!”
说着将案几上的鱼脍尽数掀翻。
楚风的声音适时响起。
曹操挥军徐州之际,正值陈登卧病在床。
刘备难敌曹军锋芒,被迫投奔河北袁绍。
尽管陈登曾助刘备占据徐州,曹操却未加责难,反将其调任东郡太守。
建安五年,江东孙策遇刺身亡。
陈登向曹操献计趁势南征,可惜未被采纳。
次年陈登旧疾复发,遍寻华佗不得,终致不治身亡。
多年后曹操临江远眺,眼见孙氏雄踞江东,方悔当初未纳陈登之策。
“陈登虽寿数不长,却留下璀璨功绩。
两度助刘备取得徐州,即便刘备败走后,仍在曹魏站稳脚跟。”楚风评述道,”周旋于吕布、刘备、曹操之间而进退自如,足见其才。”
“然其始终以徐州士族利益为先,格局稍显不足。
较之陈宫,他更成功地守护了徐州百姓。
两度阻截江东北伐,为曹操统一北方创造良机,功不可没。”
最终评定:
谋士榜第十六位 陈登
战略:★★
战术:★★
其他:☆
影响:★★
总分:六星半